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古代诗词赏析ppt复习课件.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96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25 08:33:3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38%(3)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63%(5)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古代诗词赏析ppt复习课件.ppt介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max.book118.com情提供QQ:764723079       17.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辛弃疾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总结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怀念战斗生活,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词人形象。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词人自称这首词为“壮词”,结句却用“可怜白发生”收尾,满含着一种悲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词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理想。然而由于朝廷统治者苟且偷安、昏庸腐朽,使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自己白发已生,年岁蹉跎,种种理想,尽成空梦,因而以“可怜白发生”收尾更增添了词的悲壮色彩。  7.对《破阵子》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8.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9.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10.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1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     ,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              。” 然而 “   ,    ”的壮志难酬,只落得“     ”的慨叹。 《破阵子》中运用对偶,描写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切,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A 2.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3.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4.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不是真的“不知热”,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忍着、挺着。 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揭示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内心感受( 主旨句)是:                ,                  . 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   ? ?? ?? ?,? ?? ?? ?? ? ;反映官府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诗句是:? ?? ?? ?? ?? ,? ?? ?? ?? ??。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           ,            ,             ,              . 直接提示赋税繁重使农民困苦不堪、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 ?? ?? ?? ??。  7.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    ,    ” 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   ,     ”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 8.《观刈麦》中表现“五月人倍忙”场面的句子是         ,          ,           ,          ;用贫妇人贫困的原因讽喻封建赋税和土地兼并的句子是            ,             。  9.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  一幅画是一家农民麦收的辛勤劳碌的情景,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另一幅画描写了一位贫妇抱着孩子拾麦充饥的情景,提示了赋税的繁重  10.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  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刈麦者十分矛盾的心理。农民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挺着、忍着,可见处境十分艰难。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D (2)“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3)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4)诗中“饮清露”和“居高”的描写,刻画了蝉            ,               的形象特点。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离乱飘泊中孤独痛苦的失群者   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诗人以“孤雁”自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离乱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显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3) 在颔联、颈联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古代诗词赏析ppt复习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古代诗词赏析ppt复习课件.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