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充值登录入口  |  用户注册 |  退出登录
首 页文章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文章

经济法.pdf 作者-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著120页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6:35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版《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科目,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多年研究其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 分章习题强化训练”共8章内容,每章的结构为“考情分析+历年真题+全真模仿题”,其中的历年真题和全真模仿题,均按照“经济法”科目的新版考试大纲对应的考点分类设置考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答案和解析。另外,在历年真题的解析中特设“误区警示”小栏目,旨在帮助考生识别命题人设计的陷阱,提高得分率。“
目录菜单:
    封面,扉页,版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央,前言,第一部分 分章习题强化训练,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 其他主体法律制度,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 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八章 相关法律制度,第二部分 简答题与综合题训练,考情分析,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标准答案及解析,全真模仿题,全真模仿题答案及解析,第三部分 真题套卷,2015年真题套卷,2015年真题套卷答案及解析
文本摘要:
    2016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经济法中级会计资格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央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经济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央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ISBN 978-7-115-41149-5Ⅰ.①经… Ⅱ.①全… Ⅲ.①经济法—中国—会计—资格考试—习题集 Ⅳ.①D922.29-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86825号内容提要本书以新版《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科目,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多年研究其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 分章习题强化训练”共8章内容,每章的结构为“考情分析+历年真题+全真模仿题”,其中的历年真题和全真模仿题,均按照“经济法”科目的新版考试大纲对应的考点分类设置考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答案和解析。另外,在历年真题的解析中特设“误区警示”小栏目,旨在帮助考生识别命题人设计的陷阱,提高得分率。“第二部分 简答题与综合题训练”,分别提供了简答题与综合题的真题和模仿题,旨在集中训练考生应对该类题型的解题能力。“第三部分真题套卷”提供最新真题1套及其答案解析,另有9套近年真题套卷及其答案解析在本书的配套光盘中提供。“第四部分 全真模仿试卷”的30套模仿试卷也是在本书配套光盘中提供。本书配套光盘设有“考试指南”“考试大纲”“章节训练”“题型精练”“历年真题”“模仿考场”和“错题重做”等板块,其中“模仿考场”提供的模仿考试系统,可自主组卷,并完全模仿财政部最新无纸化考试环境,限时做题,能完全满意全国各地考生的模考与训练需求。本书适合报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的考生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辅导书或相关培训班教材。◆编著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央责任编辑 李莎责任印制 杨林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787×1092 1/16印张:10  2016年1月第1版字数:265千字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29.80元(附光盘)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410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央本书编委会(按姓氏笔画排序)王 维  丘青云  付子德  叶成刚  向 导牟春花  宋玉霞  宋晓均  张 倩  张红玲李 凤  李月婷  李秋菊  肖 庆  罗贝加赵 莉  高利水  高志清  黄 超  黄晓宇曾 勤  谢理洋  熊 春  蔡 飓  蔡长兵特约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文 海  王美月  张 洪  李天国  杨玉梅杨成瑞  杨学林  郭小燕  高维文  黄太红前言组织编写本书的初衷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称“会计职称考试”)是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通过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制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本书是为比较认识考试科目内容,有一定基础,但不认识考查重点、考试形式、出题方式和考试环境,以及需要进行高效复习的考生量身定制的。书中提供的历年真题和全真模仿题均按照“经济法”科目的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进行编排,并在其后提供相应的答案和解析。考生通过本书即可实现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科目的全方位的复习与训练。给考生的帮助1.紧扣考试大纲,明确复习要点本书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依据,所提供的题目全面覆盖了考试大纲各个考点,而且在各章的“考情分析”中对各考点涉及的题型、难易度,进行了总结归纳。考生可据此判断出各考点的重要程度,进而明确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2.丰富的历年真题和详尽的讲解,揭示命题规律本书的历年考试真题选取的均为各考点在历年考题中最常见的题目,并同步给出答案和解析,考生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认识各种考试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命题特点,提高应试能力。3.提供特色小栏目,提高应试技能本书历年真题的解析中提供“误区警示”小栏目,主要针对各类考题常见的误导考生的选项及题干进行分析,帮助考生避开答题陷阱,提高应试技能。4.解析浅显易懂,完全掌握解题思路本书尽量做到语言描述清晰、浅显,使考生一看就懂。为不认识考查重点、考试形式、出题方式和考试环境,以及需要进行高效复习的考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5.丰富的全真模仿题,考生可反复训练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全真模仿题。这些试题是根据各章对应考点在考试中的命题类型及方式精心设计的,并附有参考答案和解析。考生通过做题,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进一步掌握考试重点,并能对其他类似考题做到举一反三。6.配套无纸化模仿训练光盘,复习更高效本书配套光盘主要提供同步训练、题型精练、模仿考场等板块。其中,“模仿考场”板块完全模仿真实无纸化考试环境,能将考生“提前”带入考场。所有考题均是精心挑选的历年真题和专家编制的预测题,全部提供了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能有效地帮助考生在模仿演练中认识答题思路,明确考查重点,突破复习难点。怎样使复习效果更佳为了您更好地使用本书进行考前复习,建议阅读以下两点小提示。◆抓住考试重点,有的放矢。虽然无纸化考试是随机抽题,考点的覆盖面较大,考题的要求也千变万化,但考查的重点与方式基本不变。因此,训练不是题做得越多就越好。考生在学习和训练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各种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全面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这样在复习时才能抓住重点,掌握解题要领,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将教材、辅导书与配套光盘结合使用,更利于复习。使用本书之前,建议考生先对教材的内容认识一至两遍,然后再将复习精力放在每章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和认识的考点上,通过本书先做真题,再进行模仿训练,以巩固教材和考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最后通过配套光盘提供的无纸化模仿考试系统进行反复训练,这样不仅可以认识考试环境,还能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可同步再结合教材上的讲解查漏补缺。联系我们除了本书编委会成员外,参与本书资料收集整理、部分章节编写、校对、排版、光盘制作等工作的人员还有肖庆、李秋菊、黄晓宇、蔡长兵、牟春花、李凤、熊春、蔡飓、高志清、丘青云、高利水、曾勤、何晓琴、蔡雪梅、罗勤、张程程、龚琼、李星等。在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过程中,尽管编者精益求精,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责任编辑的联系邮箱为:lisha@ptpress.com.cn。最后,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过不了的考试。衷心祝愿所有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编者第一部分 分章习题强化训练第一章 总论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经济法”科目的基础,考点较多,大部分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复习难度较大。其中,“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和“经济仲裁与民事诉讼”是近几年来的常考点,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着重掌握这两个考点。在近3年考试中,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涉及的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题量为2~3道。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办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D.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2.【2010年真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市场规制法的部门法是( )。A.反垄断法B.预算法C.反不正当竞争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2012年真题】甲、乙公司于2012年2月4日签订买卖合同,3月4日甲公司发现自己对合同标的物存在重大误解,遂于4月4日向法院哀求撤销该合同,法院于5月4日依法撤销了该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买卖合同被撤销后效力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该买卖合同自2月4日起归于无效B.该买卖合同自3月4日起归于无效C.该买卖合同自4月4日起归于无效D.该买卖合同自5月4日起归于无效4.【2013年真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A.代理期间届满B.代理人辞去委托C.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D.被代理人撤销委托5.【2014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法》适用范围的是( )。A.自然人之间因继承财产发生的纠纷B.农户之间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的纠纷C.纳税企业与税务机关因纳税发生的争议D.公司之间因买卖合同发生的纠纷6.【2013年真题】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订有有效的仲裁条款,后因合同履行发生的纠纷,乙未声明有仲裁条款而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了该案,首次开庭后,甲提出应依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解决纠纷,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下列对该案的处理方式中,准确的是( )。A.法院与仲裁机构协商解决该案管辖权事宜B.法院继承审理该案C.法院中止审理,待确定仲裁条款效力后再决定是否继承审理D.法院终止审理,由仲裁机构审理该案7.【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地域管辖的表述中,符合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可由监狱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B.因公路事故哀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可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C.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法院未约定的,可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D.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法院未约定的,可由出票地人民法院管辖8.【2015年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中,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是( )。A.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B.对再审判决提出申请的C.对再审裁定提出申请的D.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的9.【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法律后果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自愿履行了义务后,可以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主张恢复原状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消灭10.【2014年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一定期间内,债权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哀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该期间为( )。A.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B.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9个月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6个月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9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2010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 )。A.政府B.各类企业C.非营利组织D.外国人2.【2013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A.甲商场与某电视机生产企业签订购买一批彩电的合同B.乙捡到一台电脑C.丙放弃一项债权D.丁完成一项发明创造3.【2014年真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仲裁员审理案件时必须回避的有( )。A.是本案的当事人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C.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D.接受当事人的礼物4.【2014年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有( )。A.有书面诉状B.有明确的被告C.有详细的诉讼哀求和事实、理由D.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5.【2013年真题】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特定地域的人民法院管辖。对该类纠纷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有( )。A.原告住所地法院B.被告住所地法院C.票据出票地法院D.票据支付地法院6.【2007年真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协议,属于无效的有( )。A.甲、乙两公司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依法约定有仲裁条款,其后,该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B.王某与李某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将他们之间的扶养合同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C.郑某与甲企业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确,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D.陈某在与高某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后,胁迫高某与其订立将该合同纠纷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协议三、判断题1.【2012年真题】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程度来看,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2.【2008年真题】被代理人甲曾对乙表示已将销售业务代理权授予丙,而实际上甲并未授权给丙,后丙以甲的名义与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则甲应对丙签订该合同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2014年真题】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只要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该判决就应停止执行。( )4.【2014年真题】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历年真题标准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答案速查表多项选择题答案速查表判断题答案速查表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B〖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因此选项B准确;选项A是部门规章;选项C是法律;选项D是地方性法规。【误区警示】本题考生需要区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2.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规制权的范围。市场规制权主要是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规制权,由此可见,市场规制法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预算法属于宏观调控法的部门法之一,所以本题应选择选项B。【误区警示】本题考生应注意区分市场规制法和预算法。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调节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预算法是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3.A〖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从签订合同的当天(2012年2月4日),该合同就无效。4.C〖解析〗本题考核委托代理关系的终止。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包括:①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选项A);②被代理人撤销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选项B、D);③代理人死亡;④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⑤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民事行为能力不属于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5.D〖解析〗本题考核《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进行仲裁,因此,选项D准确。以下争议或纠纷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范围: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选项A);②行政争议,(选项C);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选项B)。6.B〖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起诉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继承审理。题目中甲提出依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解决纠纷的时间在首次开庭后,已视为自动放弃,所以法院可继承审理该案件。7.B〖解析〗本题考核地域管辖的种类和特点。选项A错误,其属于地域管辖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常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常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选项A涉及的考点在2015年版考纲中已经删除);选项B准确,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哀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选项C错误,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选项D错误,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本题中选项B、C、D都属于地域管辖中的特别地域管辖。8.D〖解析〗本题考核审判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②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③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查建议或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故选择选项D。9.C〖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消灭的是胜诉权,并不消灭实体权利,权利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提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选项B、C、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债权人的债权并不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0.A〖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事由、时间及效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哀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ABCD〖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的客观形态。经济法主体根据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客观形态划分,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公民(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等。所以,准确答案为选项ABCD。2.AC〖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选项A,签订合同属于双方法律行为;选项C,债务的免除属于单方法律行为;选项B、D属于事实行为。【误区警示】本题考生应注意区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3.ABCD〖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程序中的回避原则。仲裁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①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③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④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选项A、C属于第1种情形,选项B属于第2种情形,选项D属于第4种情形。4.BCD〖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法定条件。提起民事诉讼必须符合以下法定条件: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详细的诉讼哀求和事实、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范围,同时还必须办理法定手续。选项A,原告提起诉讼可通过起诉状或口头起诉的方式,不一定要有书面诉状;选项B属于第2种情形;选项C属于第3种情形;选项D属于第1种情形。5.BD〖解析〗本题考核特别地域管辖。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准确答案为选项B、D。【误区警示】选项C与选项D前者为出票地,后者为支付地,考生应注意看清选项。6.BCD〖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选项A的仲裁协议有效;扶养纠纷不属于仲裁范围,选项B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选项C的仲裁协议无效;一方采取欺诈、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选项D的仲裁协议无效。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的特别性。征税机关与纳税人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误区警示】本题中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程度来看,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以及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并非平等主体,因而不能像民事主体那样至少在理论上权利与义务对等。2.√〖解析〗本题考核表见代理的规定。根据规定,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但实际并未授权的,属于表见代理,被代理人应该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3.×〖解析〗本题考核审判程序。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4.√〖解析〗本题考核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全真模仿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

经济法.pdf下载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7/7000010052003032.shtm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