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pdf作者-阎学通 主编37页
内容简介:
封面,书名页,国际政治科学,目录,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打造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机制,中国外交面临命运共同体中的竞争,中国外交改革创新任重而道远,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学科史视域下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2014年匿名评阅人名单,2014年全年总目录,注释体例,征稿启事,相关链接 当代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丛书,期刊订阅单,版权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4期)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山本美智子张玮◎【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战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政经关系温差衡量法”,着重对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日经济关系存在由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决定的“阶段”属性,政治关系等其他因素只能在此属性基础上对中日经济关系发挥影响;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温差的出现及变化遵循以上规律;被认为是中日政经关系常态的“政冷经热”只是小泉时期的特别现象

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封面,书名页,国际政治科学,目录,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打造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机制,中国外交面临命运共同体中的竞争,中国外交改革创新任重而道远,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学科史视域下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2014年匿名评阅人名单,2014年全年总目录,注释体例,征稿启事,相关链接 当代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丛书,期刊订阅单,版权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4期)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山本美智子张玮◎【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战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政经关系温差衡量法”,着重对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日经济关系存在由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决定的“阶段”属性,政治关系等其他因素只能在此属性基础上对中日经济关系发挥影响;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温差的出现及变化遵循以上规律;被认为是中日政经关系常态的“政冷经热”只是小泉时期的特别现象

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