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pdf作者-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现代中国区域研究项目 编23页
内容简介:
封面,前折页,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现代中国区域研究项目组织图,书名页,《当代日本中国研究》,创刊词,目录,·专题论文·,连续与变化的世界及与他者的邂逅,1910年前后的西藏,清末近代交通通讯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组,寻觅下层民众的书面语言,1920年代中国女性剪发,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地区的武装斗争与动员,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供应政策的演进过程,对自然的拥有形态的多重结构,·讨论·,关于《1949年前后之中国》的对话,·书评·,饭岛涉、久保亨、村田雄二郎.《丛书 20世纪中国史》,西村成雄、国分良成、深町英夫.《“20世纪中国”政治史》,平野健一郎.《日中战役期间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段瑞聪.《蒋介石与新生活运动》,郑浩澜.《中国农村社会与革命》,日本上海史研究会.《建国前后的上海》,园田茂人.《不平等国家 中国:自我否定的社会主义的去向》,久保亨等.《现代中国的历史:两岸三地百年的历程》,若林正丈.《台湾的政治:中华民国台湾化的战后史》,松田康博.《台湾一党独裁体制的成立》,版权页,后折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党与政府、集权与分权岩谷将(防卫研究所主任研究官)◎原文刊载于:〔日〕『アジア研究』第53巻第号、アジア政経学会、2007年月、1~18頁。◎梁雯、吴金海译一提出问题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抵北京,随后东北军通电易帜,北伐至此结束。依照《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规定,中国国民党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时期。孙中山所提出的训政时期,系指由军事统一过渡到宪政实施期间,其目的在于使政权由党代行,同时开导民众,训练他们认识政治权利的行使。然后,民众

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封面,前折页,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现代中国区域研究项目组织图,书名页,《当代日本中国研究》,创刊词,目录,·专题论文·,连续与变化的世界及与他者的邂逅,1910年前后的西藏,清末近代交通通讯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组,寻觅下层民众的书面语言,1920年代中国女性剪发,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地区的武装斗争与动员,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供应政策的演进过程,对自然的拥有形态的多重结构,·讨论·,关于《1949年前后之中国》的对话,·书评·,饭岛涉、久保亨、村田雄二郎.《丛书 20世纪中国史》,西村成雄、国分良成、深町英夫.《“20世纪中国”政治史》,平野健一郎.《日中战役期间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段瑞聪.《蒋介石与新生活运动》,郑浩澜.《中国农村社会与革命》,日本上海史研究会.《建国前后的上海》,园田茂人.《不平等国家 中国:自我否定的社会主义的去向》,久保亨等.《现代中国的历史:两岸三地百年的历程》,若林正丈.《台湾的政治:中华民国台湾化的战后史》,松田康博.《台湾一党独裁体制的成立》,版权页,后折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党与政府、集权与分权岩谷将(防卫研究所主任研究官)◎原文刊载于:〔日〕『アジア研究』第53巻第号、アジア政経学会、2007年月、1~18頁。◎梁雯、吴金海译一提出问题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抵北京,随后东北军通电易帜,北伐至此结束。依照《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规定,中国国民党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时期。孙中山所提出的训政时期,系指由军事统一过渡到宪政实施期间,其目的在于使政权由党代行,同时开导民众,训练他们认识政治权利的行使。然后,民众

蒋介石与胡汉民在训政制度设计上的对立.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