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pdf作者-陈新夏 杨生平 主编;黄志军 执行主编10页
内容简介:
封面,文前辅文,编委会,书名页,版权页,目录,编者手记,向以评论的方式贡献思想的作品和作者致敬,热点评论,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自我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柯亨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专题评论,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空间转向”后的左翼地理学人宣言,不平衡、地方感与空间的性别,以“都市革命”来改变世界,学术书评,《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与学术创新,科学时代哲学何为?,面向虚无主义的“阵地战”,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新时代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认识“虚构”的自己,思想对谈,《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博文锐评,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虚无主义的“中国性”建构,论早期马克思的“主谓颠倒”理论:“中介”的作用,佳作短评,《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本刊简介及征稿启事,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2018年卷总第3辑第257—266页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三部青年学人研究专著简评杨偲劢?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中,推出了三部研究马克思文本个案的专著,分别是李彬彬的《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央的考察》(以下简称《思想的传承与决裂》)、杨洪源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和黄建都的《“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

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封面,文前辅文,编委会,书名页,版权页,目录,编者手记,向以评论的方式贡献思想的作品和作者致敬,热点评论,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自我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柯亨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专题评论,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空间转向”后的左翼地理学人宣言,不平衡、地方感与空间的性别,以“都市革命”来改变世界,学术书评,《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与学术创新,科学时代哲学何为?,面向虚无主义的“阵地战”,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新时代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认识“虚构”的自己,思想对谈,《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博文锐评,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虚无主义的“中国性”建构,论早期马克思的“主谓颠倒”理论:“中介”的作用,佳作短评,《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本刊简介及征稿启事,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2018年卷总第3辑第257—266页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三部青年学人研究专著简评杨偲劢?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中,推出了三部研究马克思文本个案的专著,分别是李彬彬的《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央的考察》(以下简称《思想的传承与决裂》)、杨洪源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和黄建都的《“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

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