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基础医学
5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tx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基础医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9.0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26:59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5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txt介绍


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 DiC)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引起的一种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此过程的早期血液凝固性增高,微循环中有微血栓形成,而后转为血液凝固性降低,并伴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加强。患者可有出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及贫血等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病情危急,预后差。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DIC发病机理复杂,可由各种病因通过不同途径激活体内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引起,但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组织损伤最为重要。细菌、病毒、螺旋体、抗原抗体复合物、败血症时的细菌内毒素、创伤或手术、休克时引起的缺氧和酸中毒、高热或寒冷等因素均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下的胶原暴露。在胶原和内毒素表面均带有负电荷,当其与血液中无活性的凝血因子12接。触后,因子12被激活成12a。 12a可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促使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因子12或12a也可在可溶性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裂解成为12f,12f能使血浆激肽释放酶原变成激肽释放酶,檄肽释放酶又能使因子12进一步活化。如此反复循环的作用即引起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反应加速,进一步促进DIC发展。此外,近年来认为,当血管内皮损伤时也可通过以下环节引起或促进凝血过程。
1、损伤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因子3),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2、12f激活因子7,·7a使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3、内皮损伤,内皮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环素(PGI2,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含最减少,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加强,凝血过程加速。
    (二)组织损伤
组织因子(即凝血因子3 ,或称组织凝血活酶)在体内分布很广,脑、肺、胎盘中含量丰富。在肝、白细胞、大血管(如主动脉、腔静脉)的内膜、小血管内皮细胞、浆膜中也含有组织因子。因此当这些组织和细胞损伤时,易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导致DIC。例如外科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葡萄胎、前列腺癌、胃癌等有大量组织坏死时,因子3即释放入血,导致DIC。因子3进入血液后,血浆中的钙离子将因子7连接于组织因子的磷脂上,形成复合物,激活因子10,井与Ca2加因子5和血小板磷脂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参与凝血过程。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血细胞的破坏在DIC发病机理中占重要的作用,各种血细胞在某些细菌、毒素、药物、抗原抗体复合物、酸中毒、缺氧及物理因素等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破坏均可造成DIC。
1、红细胞红细胞大量破坏后(如急性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等)释放出大量红细胞素和ADP,红细胞素是一种具有类似组织凝血活酶和磷脂样作用的物质,可促发凝血反应。ADP能使血小板聚集,从而促进凝血反应及微血栓的形成。
2、中性粒细胞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内有促凝物质。在内毒素引起的DIC的发病中,内毒素对中性粒细胞合成与释放组织因子起促进作用。大量中性粒细胞破坏,释放多量促凝物质,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可引起DIC。此外,单核细胞内也有丰富的促凝物质。
3、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胶原暴露等均可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堵塞微血管。血小板表面具有糖蛋白1b、2b、3a(GP2b、GP2b、GP3a)。GP1b可促使血小板与内皮下的胶原粘连;GP2b、GP3a能结合纤维蛋白原,后者通过钙离子的连接,在血小板之间“搭桥”,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后其凝血活性增高,释放各种血小板因子,促进DIC形成。
   (四)其它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
    某些外源性物质,不但可通过损伤的血管内皮、组织、血细胞等诱发DIC,而且还能作为、一种凝血反应激活剂,作用于血液内的凝血因子引起微血栓的形成。例如毒蛇或毒蜂螫伤人体时,进人体内的某些蛇毒或蜂毒中的蛋白酶,以及急佳出血性胰腺炎时释放入血的胰蛋白酶,均能促使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从而发j生DIC。细菌、病毒及内毒素入血,骨,折时脂肪酸入血以及羊水内容物入血,均可直接激活因子12引起内源性凝血过程。
    高分子右旋糖酐注入血管,也可直接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尤其当制剂质量较差时更易发生,故此类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宜大量使用,以免诱发DIC。抗原抗体复合物对血液有形成分(特别是血小板)的损害,此外,补体系统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血小板释放PF3;C3b可促进单核细胞释放凝血因子3它们均可激活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反应,促使微血栓形成。 
    二、诱发因素
    促进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或肝清除功能障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能清除循环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如凝血酶、纤维蛋白、纤溶酶、凝血酶原激活物、组织凝血活酶等以及其它存害物质,如内毒素等。肝既能产生又能灭活某些已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及某些纤溶物质(如抗凝血酶、纤溶酶原等)。因此当它们的功能低下时,凝血和纤溶过程紊乱,从而诱发DIC的形成。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急性肝坏死、脾切除、肝硬变(晚期)等情况。
   (二)血液的高凝状态
    妊娠妇女,尤其妊娠晚期,血液常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这是由于妊娠母体血浆内多种凝血因子的浓度(如因子1、2、5、7、9、10、12等)升高、血小板数量增多,而具有抗凝及纤溶活性的物质如纤溶酶原活化素、抗凝血酶等均降低所致。妊娠后期发生产科意外(如宫内死胎、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等)时DIC的发生率较高,需特别注意。
(三)酸中毒                                  
酸中毒是诱发或加重DIC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机理为:(1)酸中毒可直接损伤血管内廖细胞,使胶原暴露,从而檄活内源惟凝血系统; (2)可使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③使血小板聚集性加强;④使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升高。
(四)其它
不恰当地应用纤溶抑制剂,如6.氨基己酸(EACA)、对羧基苄胺(PAMBA)等,会过度抑制纤溶系统活性而诱发DIC。因此,在治疗DIC时,患者虽有出血,但不能任意使用抗纤溶药物,以免病情加重。
    此外血脂升高、巨大血管瘤(毛细血管血流极度缓慢、血流出现漩涡),休克(严重微循环障碍)、血流淤滞、严重的缺氧等均可诱发DIC。
    三、DIC时机体功能变化与临床表现
DIC形成过程中,机体的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及其他器官的功能均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础。
(一)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
出血是DIC时的一个重要而突出的表现,也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之一。出血的平均发生率高达百分之85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部位严重的出血倾向,重者迅速出现皮肤大片紫癜、内脏出血(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阴道流血等)。轻者在皮粘膜上出现瘀点,在伤口、注射部位有持续渗血等。此种出血应用一般止血药无效,输血或用纤溶抑制剂后,有时出血反应加剧。引起出血的机理主要有:          
1、血小板的减少和凝血因子的消耗由于广泛微血栓形成,致使血小板及各种凝血、因子(因子7、8、10、12)被大量消耗,使血液转为低凝状态而引起出血倾向,因此过去有人将DIC称作消耗性凝血病。
2、继发性纤溶亢进DIC后期,纤溶酶原受因子12a、凝血酶及纤溶酶原活化素作用而激活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被降解,导致出血。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形成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溶解成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多肽A、B、C、X、Y、D、E碎片)。FDP可阻止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拮抗凝血酶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故具抗凝作用,可引起出血。FDP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血液渗出。临床上,DIC患者除有轻重不等的多部位出血症状外,实验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DIC患者由于FDP形成增多,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或称3P试验或血浆乙醇胶副凝试验)常呈阳性。3P试验阳性是早期诊断DIC的重要指标。
4、毛细血管损伤DIC伴发的休克、缺氧、酸中毒等可使毛细血管损伤,导致出血。
   (二)循环功能障碍——低血压或休克
    休克可伴发DIC, DIC特别是急性DIC常伴发休克或加重休克,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DiC出现低血压与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1、微循环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尤其是肺、肝等部位微血栓形成,使肺动脉及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回心血量严重不足;再加上微血栓在心肌毛细血管或冠状动脉内形成,使心肌细胞缺血而变性、坏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及广泛出血所引起的血容量减少,均使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从而出现全身循环障碍。
2、在DIC形成过程中,由于凝血酶和纤溶酶增多,它们激活补体和激肽系统,使激肽和补体成分(如C3a、C5a等)生成增多。激肽能使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C3a、C5a等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使微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这是急性DIC时动脉血压下降的重要因素。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如多肽A、B、C等),能增强组胺和激肽的作用,从而加重微血管扩张及其通透性升高,促使休克发生。
   (三)微血栓形成引起器官功能衰竭
    DIC时微血管中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因而引起器官、组织局灶性或广泛性出血或缺血性坏死。严重的坏死性病变可成为受累器官功能衰竭的原因。近年发现, DIC时常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少数病人可发生猝死。微血栓形成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依受累器官不同而异。如果微血栓发生在肾,则可出现双侧肾皮质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如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肺受累,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消化系统受累则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消化管出血;肾上腺皮质病变,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的表现,如血压下降、脉垮细数,休克等,称为华一佛氏综合征;垂体(前叶)内微血栓形成,垂体坏死,可出现性腺功能减退等表现,如闭经、生殖器萎缩等,称为席汉氏综合征;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神志模糊、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精神症状。冠状动脉内微血栓形成,可发生心肌梗死,重者导致心力衰竭。
   (四)贫血—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医学:5第五节混合型酸碱中毒.txt
·下一医学:5第五节伤寒.tx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5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tx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