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海南省海榆东线陵水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与本工程施工、设计相关的规范及标准,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等。 1.3 本分项工程相关的《施工图设计》。 1.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 工程概况 2.1 1#~4#墩基础及地质概况 1#~4#墩原设计扩大基础基坑开挖深度达13m,征地界仅宽18.5m,左邻唯一进城公路,右邻民居,其中4#墩紧靠旧桥0#台。以上情况严重影响公路正常通车、威胁旧桥0#桥台的安全、影响民居安全。 现场地层情况 第一层为填土或建筑垃圾,层厚为 0.5~2 m;第二层为低液限粘土,层厚10;4#墩处第二层为粗砂,层厚3.5 m;第三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厚2.0~3 m;第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层。 2.2 0#、14#桥台基础及地质概况 0#、14#桥台原设计为重力式桥台,其扩大基础基底宽为17.5m,其基坑开挖深度达12m;而征地界仅宽18.5m,左邻唯一进城公路,右邻民居;其中,14#桥台与旧桥6#台间距不足4.0m。以上情况严重影响公路正常通车、威胁旧桥6#桥台安全、影响民居安全。 现场地层情况 0#桥台第一层为为低液限粘土,层厚10m;14#桥台第一层为粗砂,层厚3.0 m,第二层为为低液限粘土,层厚2.9m。以下分别为强风化花岗岩层,厚2.0~3 m;第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层。方案设计中均按粘土层开挖取定。 3 施工方案 3.1 方案确定 根据现场工程条件,为确保公路交通正常及旧桥安全,拟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 3.2 土钉墙支护的特点 max.book118.com 能合理利用土体的自承能力,将土体作为支护结构的不可分割部分。 max.book118.com 结构轻型,柔性大,有良好的抗振性和延性。 max.book118.com 施工便捷、安全,土钉的制作与成孔简单易行,且灵活机动,便于根据现场监测变形数据和特殊情况,及时变更设计。 max.book118.com 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对于施工场地狭小,放坡困难,有相邻建筑,大型护坡施工设备不能进场时,该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max.book118.com 稳定可靠,支护后边坡位移小,水平位移一般为0.1%~0.2%,最大不超过0.3%,超载能力强。 max.book118.com 总工期短,可以随开挖随支护,基本不占用施工工期。 max.book118.com 与其他深基坑支护类型相比费用低,经济,可降低造价10%~40%。 3.3 施工方案简图 max.book118.com 1#~4#墩基深基坑土钉墙支护图 具体参数详见验算文件《陵水大桥深基坑土钉墙支护1》。 max.book118.com 0#、14#台基深基坑土钉墙支护图 具体参数详见验算文件《陵水大桥深基坑土钉墙支护2》。 3.4 施工工艺框图 4 施工方法 4.1 施工准备 max.book118.com 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图纸,以书面形式请求业主出据地下障碍物、管线位置图,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的监控内容,编写施工方案。 max.book118.com 施工前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在设置后加以妥善保护。 max.book118.com 组织项目管理小组及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班前技术、安全交底,并完成上报审批程序。 max.book118.com 按照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与工艺,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安排现场水、电、照明及施工工作面,材料进场后做好原材料的检验与砼、水泥浆的试配。 4.2 开挖 max.book118.com 土钉墙支护应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分层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土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砼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分层深度按照边坡土质以每层一道或两道土钉为宜,使土钉均匀分布于层间。 max.book118.com 当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当基坑边线较长,可分段开挖,开挖长度宜为10~20m。 max.book118.com 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尽量缩短边壁土体的裸露时间,对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如高含水量的粘性土和无天然粘结力的砂土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max.book118.com 为防止基坑边坡的裸露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坍塌的土体应因地制宜采用相应措施。 max.book118.com 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土质与原设计有异常情况时应进行反馈设计。 4.3 清理边坡 基坑开挖后,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达到设计规定的坡度。 4.4 孔位布点 土钉成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做出标记编号。孔位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0mm。 4.5 成孔 根据经验及现场试验,一般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孔径、孔深、孔距、倾角必须满足设计标准,其误差符合《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的要求。如出现边坡土体含水量较大,杂填土较厚,松散砂层等情况而不宜进行人工成孔时,可采用钢管代替钢筋,利用机械打入土层,钢管上可每隔300mm钻直径8~10mm的出浆孔,梅花形布置,并以∠30角钢呈倒刺状焊于孔边,以防打管时散落土粒堵塞出浆孔,同时增加其抗拔力,钢管前端做成锥形,以减少打入时的摩擦阻力。成孔过程中如遇障碍物需调整孔位时,不得影响支护安全,成孔后要进行清孔检查,对塌孔处应及时处理。 4.6 置钉及注浆 max.book118.com 置钉 在直径8~32mm的Ⅱ级或Ⅲ级钢筋(本方案取Ⅱ级Φ25mm)上设置定位架,保证钢筋处于孔中心部位,支架沿钉长的间距为2~3m左右,支架的构造应不防碍注浆时浆液的自由流动。 max.book118.com 注浆 成孔后应及时将土钉钢筋置入孔中,可采用重力低压(0.4~0.6MPa)或高压(1~2MPa)方法按配比浆水泥(砂)浆注入孔内。重力注浆以满为止,但需1~2次补浆;压力注浆采用二次注浆法,并在钻孔口设置止浆塞和排气孔;注浆导管应先插入孔底,以低压注浆,同时将导管以匀速缓慢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在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导管离孔口0.5~1m时采用高压注满,并保持高压3~5Min;采用钢管时应使用高压注浆,注满后及时封堵,让压力缓慢扩散;注浆时需加入早强剂和膨胀剂以提高注浆体早期强度和增大其与孔壁土体的摩擦力。 4.7 铺设钢筋网片 钢筋网片可用直径6~8mm盘条钢筋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尺寸150~300mm;本方案采用Ⅰ级Φ8mm钢筋,网格尺寸采用200mm。在喷射砼之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要求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砼喷射下应不出现振动。 喷射砼面层 max.book118.com
060815深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