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试题 1-2.某民用建筑的两跨钢筋混凝土板,板厚120mm,两跨中间有局部荷载如图 假定设备荷载和操作荷载在有效分布宽度内产生的等效荷载标准值qek=6.0kN/M2,楼面板面层和吊顶标准值1.5kN/M2,问在计算楼板抗弯承载力时中间支座负弯矩因为下列何值(板两端支座为铰支) A 9.5 B 11.5 C 13.5 D 15.5 解:板负弯矩=ql^2/8=(1.2*(1.5+0.12*25)+6*1.4)*3*3/8=15.5 选D 假设d1=800,无垫层,试问局部荷载有效分布宽度为下列何值 A 2.4 B 2.6 C 2.8 D 3.0 解:荷载长边平行于支座边bcy 2.2L bcx L b=2/3*bcy+0.73L=(0.8+0.12)*2/3+0.73*3=2.8 b’=d1+bty/2+b/2=0.8+0.8/2+1.4=2.6 选B 3-4.某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及B支座配筋,如图,C30,纵筋HRB400 已知h0=660,B支座纵向钢筋拉应力标准值=220N/mm,受拉钢筋配筋率p=0.992%,pte=0.0187问必支座处短期刚度Bs A 9.27x10^3 B 9.79x10^13 C 1.15x10^14 D 1.31x10^14 解:φ=1.1-0.65*1.43/220/0.0187=0.874 Bs=2*10^5*1964*660*660/(1.15*0.874+0.2+6*6.666*0.00992)=1.07*10^14 选C 4. 假定AB跨(即左端边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的刚度和B支座处的刚度,依次分别为B1=8.4×1014N·mm2,B2=6.5×1014N·mm2作用在梁上的永久荷载标准值qGK=15kN/m,可变荷载标准值qGk=30kN/m。试问,AB跨中点处的挠度值f(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在不同荷载分布作用下,AB跨中点找度计算式分别为 (A)20.5 (B)22.6 (C)30.4 (D)34.2 GB50010--max.book118.com刚度大于跨中刚度50%,均按跨中等刚度计算 f=(0.644*15+0.973*30)*81*81/100/B=30.34 选C 5.下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要求,试问,其中何项组合中的要求全部是正确的? ①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均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并应与考虑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效应叠加进行计算。 ②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计算,并按其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 ③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3 ④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框架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其箍筋应在全高范围内加密。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多层不计算偶然偏心 不规则建筑应按时程分析和反映谱分析取较大值 选D 6.某钢筋混凝土次梁,下部纵向钢筋配置为4=20 fγ=360N/mm2,混凝土强度等 为C30,ft=1.43N/mm2。在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某处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其接头方式如图6所示。试问,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t(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46 (B)992 (C)1100 (D)1283 La=0.14×360/1.43×20=705 1.3×La=916 1200 搭接率=25% L1=La×1.2=846 选 A 题7-9: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永恒,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一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均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框架中间楼层某端节点平面及节点配筋如图7-9(Z)所示。 7.该节点上、下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上柱的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tct=450kN·m,Mbc1=400kN·m;下柱的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tc2=450kN·m,Mbc2=600kN·m;柱上除节点外无水平荷载作用。试问,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 (B)4.6 (C)4.8 (D)5.0 上缓弯点到楼板距离400*4.8/(400+450)=2.259 下缓弯点到楼板距离450*4.8/(450+600)=2.057 2.259+2.057=4.316 选A 8.假定框架梁KL1在考虑X方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梁端最大负弯矩设计值Mb=650kN·m;梁端上部和下部配筋均为525(A3=A′3=2524mm2),a3=a′3=40mm;该节点上柱和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为4.6m。试问,在x方向进行节点验算时,该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88 (B)1100 (C)1220 (D)1505 9假定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1300kN,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间距S=100mm,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ρv·min=0.67%;a3=a′3=40mm。试问,在节点核心区,下列何项箍筋的配置较为合适? (A)8@100 (B)10@100 (C)12@100 (D)14@100 10.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何项不妥?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对结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后张法相对受压区高度 0.3时不能考虑重分布 选A 11某框架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一类,其施工四周平法表示如图11所示,试问,在KL1(3)梁的构造中(不必验算箍筋加密区长度),下列何项判断是正确的? (A)未违反强制性条文 (B)违反一条强制性条文 (C)违反二条强制性条文 (D)违反三条强制性条文 8*491/300/610=2.14% 2%,箍筋dmin=8+2=10 选B 12-15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曹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开头为矩形,抗扭刚度较大,属规则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平行于该建筑短边方向的边榀框架局部立面。如图12-15(Z)所示。 1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假定框架梁KL1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Pk=180kN。qk =25kN/m;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梁端(柱边处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b1=260kN·m().,Mb1=-150kN·m();由地震作用产生的梁端(柱边处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b2=390kN00·m();M′b2=300kN00·m()。试问,梁端最大剪力设计值V(kN),应与下列何项
06年一注专业真题全34.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