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充值登录入口  |  用户注册 |  退出登录
首 页文章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文章百姓生活

高智商名人:达芬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22 11:13:17
历史上很多名人智商都很高,比普通人高很多。在普通人眼里,他们就是神。以下小系列为你梳理高智商名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智商名人
达芬奇出生于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452年4月23日)至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代表作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反映出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界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葩,画家要以人作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和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认识数学、生理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他多才多艺,勤奋多产,保存了约6000页的手稿。他所有的科研成果都保存在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倘若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发表,科技可以进步30-50年。
达芬奇在少年时就显示出了他的艺术天赋。15岁左右,他去佛罗伦萨当老师学美术,长大后成为一名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和雕塑家。他成为了一名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申请到米兰后,在贵族院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后漂泊在罗马和佛罗伦萨。他1516年住在法国,1519年5月2日去世。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现为巴黎卢浮宫城乡三宝之一。
人物生活:
1452年4月15日(儒略历),达芬奇在夜幕降临三小时后“出生在托斯卡纳的达芬奇镇,靠近阿诺河流经的山谷,这里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领土。达芬奇的父亲约瑟夫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所以他很富有。他的母亲卡特琳娜是一个农妇。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达芬奇没有真正的姓。他的全名是“莱昂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思是“芬奇镇的刀子乐队皮耶罗的儿子莱昂纳多3354”。他名字里的“ser”只表示他父亲是个绅士。
我们对达芬奇的童年知之甚少。他五岁前和母亲住在芬奇的村子里。
1457年后,他和他的父亲、祖父母和弗朗切斯科叔叔住在芬奇镇。他父亲娶了一个叫阿尔比拉的十六岁女孩。她爱达芬奇,却英年早逝。达芬奇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娶了二十岁的弗朗西丝卡兰弗雷迪尼。直到他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婚姻,达芬奇的父亲才有了合法的孩子。
达芬奇没有正式学过拉丁语,几何,数学。
达芬奇的自画像[1]后来,达芬奇记录了他小时候的两次小事故。有一次,一只鸟风筝在他的摇篮上空盘旋,尾巴上的羽毛扫过他的脸。还有一次,他在山里探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山洞。虽然他害怕里面会有妖怪,但是他被好奇心驱使,最后还是进去找了出来。
达芬奇的童年成了历史之谜。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兼画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描述了一个当地的农夫制作了一个盾牌,并让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在上面画画。我儿子达芬奇画了一个怪物,上面有一条燃烧的舌头。这幅画如此传神,让人觉得可怕,皮耶罗卖给了佛罗伦萨的艺术机构,艺术机构又卖给了米兰公爵。然后皮耶罗给农夫买了一个新盾牌,上面有一颗被箭射穿的红心。
大家认识的达芬奇形象,基本上来自于他著名的自画像,所以提到达芬奇,我们总会想到一个哲人一样的睿智长者。其实达芬奇年轻时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男子(但因为对女人不感兴趣,关于他同性恋的谣言满天飞)!
大卫英俊的铜像由他的老师韦罗乔雕刻而成,据说是由年轻的达芬奇塑造的。达芬奇的艺术生涯从1482年到1499年在米兰发展得最为顺利。达芬奇很会弹七弦琴。他第一次以音乐家的身份出现在米兰,而不是画家或发明家。在此期间,他的画作不多,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受到了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极大青睐。
1499年,为了逃避战役,列奥纳多游历了曼图亚和威尼斯,做了一些科学研究。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采用透视等多种画法。之后达芬奇又去了米兰,继承为米兰宫廷服务。
1513年搬到罗马
最后的晚餐[2],罗马对莱昂纳多来说不是一个舒畅的地方。他在那里作了短暂的停留,在罗马见到了米开朗基罗等当时的艺术家,但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艺术天才。他在那里基本上是学魔术的,以至于罗马人把他当成巫师什么的。
1516年,达芬奇去了法国,最后定居在安博瓦兹。
晚年,他很少画画,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去世的时候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手稿,涵盖了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的方方面面。他这辈子画的不多,但都是不朽的。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善于将艺术创作与科学讨论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繁荣阶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