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pdf 作者-姜仁 著120页
内容简介:
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各种衣、食、住、行、学、玩等App应用软件,徐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App进行社交活动、娱乐游戏、电子购物等。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本书第1章讲述了App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推广App营销,第3章介绍了App应用软件策划开发时的互联网思维应用,第4章介绍了App营销的5个商业模式,第5章介绍了如何兼顾设计与创意开发App应用软件,第6章详述了5个App开发技巧,第7章介绍
目录菜单:
封面,扉页,版权,前言,第1章 App时代,指尖上的新世界,1.1 App,引爆移动互联网,1.2 趋势——App的未来很美,1.3 营销哪家强,App称王,第2章 推广,带你的App走得更远,2.1 移动互联网,App扬名立万的“名利场”,2.2 一“网”情深,让传统互联网来帮忙,2.3 打通线下,助力推广,2.4 传统媒体来加盟,让App大受欢迎,第3章 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运营App,3.1 打破思维的墙,慎入App误区,3.2 发展思维,3.3 多维思维,3.4 设计思维,3.5 用户思维,第4章 产品好,模式好,才是好营销,4.1 借鸡生蛋的植入模式,4.2 产品为主模式,铸造爆款App,4.3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4.4 内容模式,让我走进你心里,4.5 让用户从受吸引到自愿付费,第5章 兼顾设计与创意,App下载量飙升,5.1 App设计理念,5.2 App的设计技巧,5.3 App的引导设计,5.4 好设计,带来激增下载量,5.5 不同类型App,设计重点也不同,第6章 出击稳准狠,黏住用户,6.1 精准定位,找对用户需求,6.2 找准时机,打造知名度,6.3 再进一步,提升美誉度,6.4 万事俱备,加强忠诚度,6.5 重视反馈,为了下一场“约会”,第7章 实战,玩转微信App营销,7.1 空前绝后,微信App巨大优势,7.2 三大方式,给微信营销加把火,7.3 微信App的热身活动,7.4 四枪拍案,打响微信营销战役,第8章 App营销经典案例赏析,8.1 服装业:“男神”“女神”的衣橱——“优美说”,8.2 餐饮业:动动手指,美食就到你面前——“美团外卖”,8.3 旅游业:周末去哪儿——同程旅游,8.4 汽车业:买车一键搞定——“买车达人”,8.5 快消品行业:指尖上的试妆间——千妆魔镜,8.6 传媒业:定制你的新闻资讯——今日头条,8.7 电商行业:有国美,生活美——国美在线
文本摘要:
App营销 这样玩最赚钱 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姜仁◎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姜仁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ISBN 978-7-115-40678-1Ⅰ.①A… Ⅱ.①姜… Ⅲ.①网络营销 Ⅳ.①F713.3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38726号内容提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各种衣、食、住、行、学、玩等App应用软件,徐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App进行社交活动、娱乐游戏、电子购物等。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本书第1章讲述了App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推广App营销,第3章介绍了App应用软件策划开发时的互联网思维应用,第4章介绍了App营销的5个商业模式,第5章介绍了如何兼顾设计与创意开发App应用软件,第6章详述了5个App开发技巧,第7章介绍了App营销的3大方式和4大技巧,第8章通过多个案例展示App营销的实际操作与运用。本书立足理论,侧重方法,通过案例告诉大家App营销的技巧。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适合普通大众以及广大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App应用开发者阅读,特别是App营销从业者,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著 姜仁责任编辑 郑冬松责任印制 周昇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开本:700×1000 1/16印张:12.5 2015年12月第1版字数:200千字 2015年12月河北第1次印刷定价:45.00元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前言别把App做成快消品App已经红火了将近5年的时间,从目前的状况看,情况好像变得不太乐观。App被我们做成了“快消品”而不是“必需品”,导致一些App在手机内的最长寿命不过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App变“快消品”?同质化严峻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当我们在AppStore中输入“音乐”时,AppStore会给出数量众多的选择。除了外观设计上的差异外,这些App的内容和技术,本身区别并不是很大。尽管我们不赞成好的应用都掌控在少数人手中,尽管我们期望打破App的壁垒,尽管我们不期望出现“寡头”,尽管我们希望用同质化促进App的成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模仿、山寨、跟风。粗制滥造的“仿品”瓜分了用户的注意力,却带给了真正优质App无穷尽的伤害。尽管大量App的涌入,以及同质化严峻会催发市场的洗牌,但是很多优秀的App也要为此买单,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而面对这一情况,App除了提高用户体验,发展新技术等手段外,没有别的办法避免成为“快消品”。导致App成为“快消品”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很多App红极一时,却稍纵即逝。曾经引爆狂潮的App,如今又在哪里?谁的社交软件头像,还肯用“脸萌”的卡通人物?又还有几个人,手机内保存着“魔漫相机”?谁还有兴致,用“足迹”做一张“电影海报”?……盘点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App,就会发现,并不是产品不好,而是缺乏有前景的盈利模式。尽管前期推广得非常棒,但是后续盈利和商业模式尚未完善,那么迎接他们的依然是未卜的未来。面对这样的情况,App无法继承用“有了用户就有了一切”来自欺欺人。当我们研发一款App时,相应的运营机制就要配合到位。要知道,有了用户只是一切的开始。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社会的整体原因,那就是“浮躁”!正是因为浮躁,所以出现了所谓的“App工厂”——批量生产App。都批量生产了,还能指望App的质量好到哪里去?创业者也过于浮躁,他们急功近利,最大的期望并不是将App做成品牌,而是圈住“快钱”后立刻转移。这样的创业者,我们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质量的App?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又出炉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App,堆放在应用商店里“发霉”。正是这些“僵尸应用”降低了应用商店的体验,分散了精品App的流量,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如今,App市场竞争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我们想要避免产品变成“快消品”,除了求新、求变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外,别无他法。第1章 App时代,指尖上的新世界1.1 App,引爆移动互联网注意,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首次超过5亿人,一跃而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先别为这个数字惊讶,因为它还在不断增长中。2015年2月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发布预测,预计2015年手机用户将仍旧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观察周围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几乎可以满意我们的所有需求。看电影,先用手机订票;想吃饭,快用手机订位;休闲娱乐,海量游戏等着你;想聊天交友,各种社交软件提供优质服务……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为新兴市场营销以及传统商务提供了巨大的契机。而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一统江湖”,是App立下了汗马功劳。1.1.1 你知道什么是App吗?你知道什么是App吗?“App是应用程序”“App就是微信、墨迹天气、小黄人快跑、狂野飙车……”两种回答都是准确的。前者讲的是App的本质,后者讲的是App的表现形式(见图1-1)。▲图1-1 手机App确切点说,App是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指的是手机应用程序客户端,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因为它安装方便,使用便捷,加之往往和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所以受到广大智能手机用户的欢迎。对于企业或组织而言,对于团队以及个人而言,可承载大量信息的App甚至可以直接等同于品牌,并且是不可多得的营销利器。只要App拥有超高“人气”,那么企业或组织便可以通过App拥有海量“用户”,便可以向用户直接展示产品。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App不就是广告吗?”当然不是!App提供的“广告”不仅个性十足,还能保证“镖镖必达”。借助App的超高人气,不仅可以牢牢拴住老用户,还能让潜在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对产品的了解,进而完成潜在用户向铁杆客户的转变。正是因为App在营销方面的“天赋异禀”,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团队以及个人,将目光瞄准App,老牌企业更是快人一步,宝马、疾驰、京东、淘宝等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企业App(见图1-2);曾经的大V也不落人后,新锐作家韩寒创建的《ONE·一个》也火爆上线,希望借助App的东风,成就自己的营销神话。▲图1-2 淘宝App1.1.2 移动互联网成就App狂潮“望群内群外,人人高兴,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或许你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如此盛况?无他,春晚抢红包。2015年开年火了微信抢红包,也预示着移动互联网称霸的时代到来。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微信官方显示,全天将近110亿次互动总量,10分钟就送出1.2亿个红包,平均每分钟8.1次并发处理能力,横跨了185个国家。这些数据精准地告诉我们,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爆炸性的生产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抱新经济。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提供服务的开发者和企业而言,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诱惑,却不敢贸然下嘴。因为项目来源不稳定,服务能力不足,规模和渠道等,都成为限制。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第三方来协助搭建企业和开发者之间的桥梁,为双方提供相应的服务,将两者之间的需求进行汇总,同时进行营销分发,进而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而App是最佳的第三方选择。换而言之,时势造英雄,App的大红大紫,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1.1.3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App倘若最近你突然在朋友圈中看到类似电影效果并配有几行文字的“大片”,别惊讶,对方并不是改行做了导演,而是下载了“足迹”这款App(见图1-3)。▲图1-3 足迹制作的图片▲图1-4 “脸萌”制作的图片“足迹”目前正处于产品爆发期,与“脸萌”(见图1-4)、“疯狂猜图”、“魔漫相机”这些App当时风头一时并无两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App,无一不经历了五个发展过程。1.研发阶段这些风靡一时的App虽然不乏一夜成名的黑马,但绝大部分还是按部就班“火”起来的。在推出App之前,都有研发阶段。对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后,确定App要走什么路线,满意哪类人的详细需求。确定之后,再进行App的设计、开发。2.内测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App进行测试。收取渠道首发的自然新增用户的所有回馈信息,不断完善和稳定App功能。这个阶段不可或缺,几乎每一次产品迭代都需要内测。3.爆发阶段确保App功能稳定后,就可以积极地进行App推广,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扩大影响,吸收用户,用户处于上升期。4.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户数量大幅度提高,甚至出现全民迷恋一款App的盛况(见图1-5)。▲图1-5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App5.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户开始大幅度流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用户喜新厌旧是一个方面,同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App”往往是游戏类的App,并不像购物、社交类等App,是用户的刚性需要。最后一点,这类App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模仿。这就意味着容易被取代,不管是模式还是内容。1.2 趋势——App的未来很美每天早晨起来你会做什么?洗漱?听早间新闻?吃早点?统统都不是,而是打开手机App。App行业管理中央的数据表明,高达79%的用户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App。作为Ap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App市场正呈现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App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2014年,移动App与传统应用程序就被列入中国十大策略性技术与趋势。一言以蔽之——App的未来很美。1.2.1 App的“五大难”但在到达美好之前,我们需要经历磨难,其中就包括App的“五大难”。倘若不能克服这“五大难”的话,那么千辛万苦研发的App很有可能被扔在App Store的角落中乏人问津。那么哪“五大难”让人谈虎色变呢?1.有模仿,无创新类似这样的App不计其数,不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分析,一无创新点,二不针对用户的痛点,一味地跟风模仿。这样的App转化率一定非常低。2.有推广,无质量很多人认为,推广才是王道。推广固然重要,但App的质量才是根本。很多App的质量非常差,比如无法兼容——在彼手机可以,在此手机就不可以。或者功能不稳定,例如,闪退、无法注册等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即使能吸引用户眼球,也无法让用户留下。3.“有流量”,无成本App行业火爆,出现过简朴App却引爆流量的情况。像我们认识的“神经猫”、”Flash Bird”等(见图1-6)。但这种情况却并非App的常态,真正想成为App中的“常青树”,最好放弃这种妄图“有流量,无成本”的痴心妄想。那些“一夜成名”App的成功不可复制,且无法粘贴。▲图1-6 动作游戏APP4.有门槛,无简朴在众多App中,不乏设立重重门槛者。最简朴的体现,在于注册的烦琐。过于苛刻的条件或过于烦琐的使用方法等,都会让用户对App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把App移出自己的手机。5.有干劲,无战略缺乏战略方向,也是App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缺乏必要的战略,就缺少目标精准的研发,以及行之有效的推广和有的放矢的营销。1.2.2 App的“三级跳”PC端的移动化曾经一度被认为是App的未来。所谓的PC端的移动化,就是将PC端的网页、游戏等,全盘端到移动端(见图1-7)。▲图1-7 PC版的移动化不过PC版的移动化,只是App发展的第一步。倘若现在还在发展这类App的话,只能说明太过缺乏App理念。那么App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化。从初级的移动化过渡到智能化,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前提是智能手机功能开始强盛。各种技术的支持,拥有了这些技术支持的App,化身侦探,可以轻而易举地破解传感器的各类数据。它通过GPS能确定用户所处的位置(见图1-8),通过用户的注册信息可以精确地掌握用户的年龄、性别、消费能力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足以描摹出用户的详细消费习惯。
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pdf下载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7/5004001122003043.shtm
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各种衣、食、住、行、学、玩等App应用软件,徐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App进行社交活动、娱乐游戏、电子购物等。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本书第1章讲述了App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推广App营销,第3章介绍了App应用软件策划开发时的互联网思维应用,第4章介绍了App营销的5个商业模式,第5章介绍了如何兼顾设计与创意开发App应用软件,第6章详述了5个App开发技巧,第7章介绍
目录菜单:
封面,扉页,版权,前言,第1章 App时代,指尖上的新世界,1.1 App,引爆移动互联网,1.2 趋势——App的未来很美,1.3 营销哪家强,App称王,第2章 推广,带你的App走得更远,2.1 移动互联网,App扬名立万的“名利场”,2.2 一“网”情深,让传统互联网来帮忙,2.3 打通线下,助力推广,2.4 传统媒体来加盟,让App大受欢迎,第3章 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运营App,3.1 打破思维的墙,慎入App误区,3.2 发展思维,3.3 多维思维,3.4 设计思维,3.5 用户思维,第4章 产品好,模式好,才是好营销,4.1 借鸡生蛋的植入模式,4.2 产品为主模式,铸造爆款App,4.3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4.4 内容模式,让我走进你心里,4.5 让用户从受吸引到自愿付费,第5章 兼顾设计与创意,App下载量飙升,5.1 App设计理念,5.2 App的设计技巧,5.3 App的引导设计,5.4 好设计,带来激增下载量,5.5 不同类型App,设计重点也不同,第6章 出击稳准狠,黏住用户,6.1 精准定位,找对用户需求,6.2 找准时机,打造知名度,6.3 再进一步,提升美誉度,6.4 万事俱备,加强忠诚度,6.5 重视反馈,为了下一场“约会”,第7章 实战,玩转微信App营销,7.1 空前绝后,微信App巨大优势,7.2 三大方式,给微信营销加把火,7.3 微信App的热身活动,7.4 四枪拍案,打响微信营销战役,第8章 App营销经典案例赏析,8.1 服装业:“男神”“女神”的衣橱——“优美说”,8.2 餐饮业:动动手指,美食就到你面前——“美团外卖”,8.3 旅游业:周末去哪儿——同程旅游,8.4 汽车业:买车一键搞定——“买车达人”,8.5 快消品行业:指尖上的试妆间——千妆魔镜,8.6 传媒业:定制你的新闻资讯——今日头条,8.7 电商行业:有国美,生活美——国美在线
文本摘要:
App营销 这样玩最赚钱 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姜仁◎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姜仁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ISBN 978-7-115-40678-1Ⅰ.①A… Ⅱ.①姜… Ⅲ.①网络营销 Ⅳ.①F713.3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38726号内容提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各种衣、食、住、行、学、玩等App应用软件,徐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App进行社交活动、娱乐游戏、电子购物等。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本书第1章讲述了App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推广App营销,第3章介绍了App应用软件策划开发时的互联网思维应用,第4章介绍了App营销的5个商业模式,第5章介绍了如何兼顾设计与创意开发App应用软件,第6章详述了5个App开发技巧,第7章介绍了App营销的3大方式和4大技巧,第8章通过多个案例展示App营销的实际操作与运用。本书立足理论,侧重方法,通过案例告诉大家App营销的技巧。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适合普通大众以及广大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App应用开发者阅读,特别是App营销从业者,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著 姜仁责任编辑 郑冬松责任印制 周昇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开本:700×1000 1/16印张:12.5 2015年12月第1版字数:200千字 2015年12月河北第1次印刷定价:45.00元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前言别把App做成快消品App已经红火了将近5年的时间,从目前的状况看,情况好像变得不太乐观。App被我们做成了“快消品”而不是“必需品”,导致一些App在手机内的最长寿命不过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App变“快消品”?同质化严峻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当我们在AppStore中输入“音乐”时,AppStore会给出数量众多的选择。除了外观设计上的差异外,这些App的内容和技术,本身区别并不是很大。尽管我们不赞成好的应用都掌控在少数人手中,尽管我们期望打破App的壁垒,尽管我们不期望出现“寡头”,尽管我们希望用同质化促进App的成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模仿、山寨、跟风。粗制滥造的“仿品”瓜分了用户的注意力,却带给了真正优质App无穷尽的伤害。尽管大量App的涌入,以及同质化严峻会催发市场的洗牌,但是很多优秀的App也要为此买单,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而面对这一情况,App除了提高用户体验,发展新技术等手段外,没有别的办法避免成为“快消品”。导致App成为“快消品”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很多App红极一时,却稍纵即逝。曾经引爆狂潮的App,如今又在哪里?谁的社交软件头像,还肯用“脸萌”的卡通人物?又还有几个人,手机内保存着“魔漫相机”?谁还有兴致,用“足迹”做一张“电影海报”?……盘点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App,就会发现,并不是产品不好,而是缺乏有前景的盈利模式。尽管前期推广得非常棒,但是后续盈利和商业模式尚未完善,那么迎接他们的依然是未卜的未来。面对这样的情况,App无法继承用“有了用户就有了一切”来自欺欺人。当我们研发一款App时,相应的运营机制就要配合到位。要知道,有了用户只是一切的开始。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社会的整体原因,那就是“浮躁”!正是因为浮躁,所以出现了所谓的“App工厂”——批量生产App。都批量生产了,还能指望App的质量好到哪里去?创业者也过于浮躁,他们急功近利,最大的期望并不是将App做成品牌,而是圈住“快钱”后立刻转移。这样的创业者,我们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质量的App?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又出炉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App,堆放在应用商店里“发霉”。正是这些“僵尸应用”降低了应用商店的体验,分散了精品App的流量,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如今,App市场竞争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我们想要避免产品变成“快消品”,除了求新、求变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外,别无他法。第1章 App时代,指尖上的新世界1.1 App,引爆移动互联网注意,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首次超过5亿人,一跃而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先别为这个数字惊讶,因为它还在不断增长中。2015年2月iResearch Consulting Group发布预测,预计2015年手机用户将仍旧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观察周围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几乎可以满意我们的所有需求。看电影,先用手机订票;想吃饭,快用手机订位;休闲娱乐,海量游戏等着你;想聊天交友,各种社交软件提供优质服务……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为新兴市场营销以及传统商务提供了巨大的契机。而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一统江湖”,是App立下了汗马功劳。1.1.1 你知道什么是App吗?你知道什么是App吗?“App是应用程序”“App就是微信、墨迹天气、小黄人快跑、狂野飙车……”两种回答都是准确的。前者讲的是App的本质,后者讲的是App的表现形式(见图1-1)。▲图1-1 手机App确切点说,App是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指的是手机应用程序客户端,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因为它安装方便,使用便捷,加之往往和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所以受到广大智能手机用户的欢迎。对于企业或组织而言,对于团队以及个人而言,可承载大量信息的App甚至可以直接等同于品牌,并且是不可多得的营销利器。只要App拥有超高“人气”,那么企业或组织便可以通过App拥有海量“用户”,便可以向用户直接展示产品。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App不就是广告吗?”当然不是!App提供的“广告”不仅个性十足,还能保证“镖镖必达”。借助App的超高人气,不仅可以牢牢拴住老用户,还能让潜在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对产品的了解,进而完成潜在用户向铁杆客户的转变。正是因为App在营销方面的“天赋异禀”,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团队以及个人,将目光瞄准App,老牌企业更是快人一步,宝马、疾驰、京东、淘宝等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企业App(见图1-2);曾经的大V也不落人后,新锐作家韩寒创建的《ONE·一个》也火爆上线,希望借助App的东风,成就自己的营销神话。▲图1-2 淘宝App1.1.2 移动互联网成就App狂潮“望群内群外,人人高兴,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或许你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如此盛况?无他,春晚抢红包。2015年开年火了微信抢红包,也预示着移动互联网称霸的时代到来。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微信官方显示,全天将近110亿次互动总量,10分钟就送出1.2亿个红包,平均每分钟8.1次并发处理能力,横跨了185个国家。这些数据精准地告诉我们,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爆炸性的生产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抱新经济。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提供服务的开发者和企业而言,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诱惑,却不敢贸然下嘴。因为项目来源不稳定,服务能力不足,规模和渠道等,都成为限制。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第三方来协助搭建企业和开发者之间的桥梁,为双方提供相应的服务,将两者之间的需求进行汇总,同时进行营销分发,进而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而App是最佳的第三方选择。换而言之,时势造英雄,App的大红大紫,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1.1.3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App倘若最近你突然在朋友圈中看到类似电影效果并配有几行文字的“大片”,别惊讶,对方并不是改行做了导演,而是下载了“足迹”这款App(见图1-3)。▲图1-3 足迹制作的图片▲图1-4 “脸萌”制作的图片“足迹”目前正处于产品爆发期,与“脸萌”(见图1-4)、“疯狂猜图”、“魔漫相机”这些App当时风头一时并无两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App,无一不经历了五个发展过程。1.研发阶段这些风靡一时的App虽然不乏一夜成名的黑马,但绝大部分还是按部就班“火”起来的。在推出App之前,都有研发阶段。对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后,确定App要走什么路线,满意哪类人的详细需求。确定之后,再进行App的设计、开发。2.内测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App进行测试。收取渠道首发的自然新增用户的所有回馈信息,不断完善和稳定App功能。这个阶段不可或缺,几乎每一次产品迭代都需要内测。3.爆发阶段确保App功能稳定后,就可以积极地进行App推广,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扩大影响,吸收用户,用户处于上升期。4.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户数量大幅度提高,甚至出现全民迷恋一款App的盛况(见图1-5)。▲图1-5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App5.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户开始大幅度流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用户喜新厌旧是一个方面,同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App”往往是游戏类的App,并不像购物、社交类等App,是用户的刚性需要。最后一点,这类App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模仿。这就意味着容易被取代,不管是模式还是内容。1.2 趋势——App的未来很美每天早晨起来你会做什么?洗漱?听早间新闻?吃早点?统统都不是,而是打开手机App。App行业管理中央的数据表明,高达79%的用户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App。作为Ap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App市场正呈现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App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2014年,移动App与传统应用程序就被列入中国十大策略性技术与趋势。一言以蔽之——App的未来很美。1.2.1 App的“五大难”但在到达美好之前,我们需要经历磨难,其中就包括App的“五大难”。倘若不能克服这“五大难”的话,那么千辛万苦研发的App很有可能被扔在App Store的角落中乏人问津。那么哪“五大难”让人谈虎色变呢?1.有模仿,无创新类似这样的App不计其数,不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分析,一无创新点,二不针对用户的痛点,一味地跟风模仿。这样的App转化率一定非常低。2.有推广,无质量很多人认为,推广才是王道。推广固然重要,但App的质量才是根本。很多App的质量非常差,比如无法兼容——在彼手机可以,在此手机就不可以。或者功能不稳定,例如,闪退、无法注册等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即使能吸引用户眼球,也无法让用户留下。3.“有流量”,无成本App行业火爆,出现过简朴App却引爆流量的情况。像我们认识的“神经猫”、”Flash Bird”等(见图1-6)。但这种情况却并非App的常态,真正想成为App中的“常青树”,最好放弃这种妄图“有流量,无成本”的痴心妄想。那些“一夜成名”App的成功不可复制,且无法粘贴。▲图1-6 动作游戏APP4.有门槛,无简朴在众多App中,不乏设立重重门槛者。最简朴的体现,在于注册的烦琐。过于苛刻的条件或过于烦琐的使用方法等,都会让用户对App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把App移出自己的手机。5.有干劲,无战略缺乏战略方向,也是App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缺乏必要的战略,就缺少目标精准的研发,以及行之有效的推广和有的放矢的营销。1.2.2 App的“三级跳”PC端的移动化曾经一度被认为是App的未来。所谓的PC端的移动化,就是将PC端的网页、游戏等,全盘端到移动端(见图1-7)。▲图1-7 PC版的移动化不过PC版的移动化,只是App发展的第一步。倘若现在还在发展这类App的话,只能说明太过缺乏App理念。那么App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化。从初级的移动化过渡到智能化,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前提是智能手机功能开始强盛。各种技术的支持,拥有了这些技术支持的App,化身侦探,可以轻而易举地破解传感器的各类数据。它通过GPS能确定用户所处的位置(见图1-8),通过用户的注册信息可以精确地掌握用户的年龄、性别、消费能力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足以描摹出用户的详细消费习惯。
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pdf下载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7/5004001122003043.shtm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