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充值登录入口  |  用户注册 |  退出登录
首 页文章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文章

寻找名家名作.中国篇:故事版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南.pdf 作者-陈智文 著120页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6:14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中国名家名作”的历程为线索,通过40个趣味故事讲述中国文学中的精华,帮助孩子快速了解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名家及其作品,为孩子今后的深度阅读提供索引,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话题。本书适合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阅读,低年级小学生亲子阅读。
目录菜单:
    封面,扉页,版权,其他,文化寻根,智慧成长——《寻找名家名作》推荐序,人物表,又出发,1.相遇函谷关——走近老子,2.跨越千年的对话——走近孔子,3.智慧的抗衡——走近孟子,4.黑色光亮——走近墨子,5.那只鸡好快乐啊——走近庄子,6.第一诗人——走近屈原,7.重于泰山的生命——走近司马迁,8.一代枭雄——走近曹操,9.人生的绝响——走近嵇康,10.心归田园——走近陶渊明,11.梦醉故人庄——走近孟浩然,12.拜访“诗佛”——走近王维,13.边关多情——走近王昌龄,14.“诗仙”之谜——走近李白,15.寻找“诗圣”——走近杜甫,16.爱才之才——走近韩愈,17.万千悲寂——走近柳宗元,18.陋室不陋——走近刘禹锡,19.一曲琵琶传千年——走近白居易,20.时代的挽歌——走近杜牧,21.无题——走近李商隐,22.千古词帝——走近李煜,23.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走近柳永,24.月下清谈——走近苏轼,25.千古第一才女——走近李清照,26.沈园怀旧——走近陆游,27.英雄之词——走近辛弃疾,28.曲家圣人——走近关汉卿,29.笔底喧嚣——走近罗贯中,30.爬树观虎——走近施耐庵,31.“奇葩”续写——走近吴承恩,32.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走近曹雪芹,33.中国的脊梁——走近鲁迅,34.了无风处浪头高——走近郭沫若,35.从子夜到黎明——走近茅盾,36.人民艺术家——走近老舍,37.用心灵写作——走近巴金,38.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走近沈从文,39.中国的莎士比亚——走近曹禺,40.讲故事的人——走近莫言,附: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文本摘要:
    寻找名家名作 中国篇 故事版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南陈智文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寻找名家名作.中国篇:故事版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南/陈智文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ISBN 978-7-115-41311-6Ⅰ.①寻… Ⅱ.①陈… Ⅲ.①阅读课—中小学—课外读物 Ⅳ.①G634.33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1243号内容提要全书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中国名家名作”的历程为线索,通过40个趣味故事讲述中国文学中的精华,帮助孩子快速了解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名家及其作品,为孩子今后的深度阅读提供索引,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话题。本书适合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阅读,低年级小学生亲子阅读。◆著 陈智文责任编辑 折青霞责任印制 周昇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北京艺辉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80×1230 1/32印张:6.125  2016年1月第1版字数:120千字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24.80元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其他谨以此书献给喜欢阅读和即将喜欢阅读的孩子文化寻根,智慧成长——《寻找名家名作》推荐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张祖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语文能力的提升,绝对不能仅仅依赖于教科书。于是,儿童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从整体上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儿童正在兴致勃勃阅读的书籍,往往质量并不高。劣质动漫、搞怪作品、爆笑校园,不一而足。这些品质低下的作品,占据的不仅仅是儿童的书包和抽屉,更是童年的精神生命。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中说:“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使我们神清气爽。”是的,由于阅历和辨别力所限,孩子是缺乏鉴赏力的,他们往往只凭兴趣去阅读,对于不少低俗的作品,他们也会读得津津有味。因此,如何引导他们远离“坏书”或者“二流”“三流”的书,爱上经典,这就是成年人的责任和担当。然而,由于不少老师、家长自己读书不多,只能将求助的目光,聚焦到阅读推广机构、出版社以及名师身上。每每寒暑假前夕,各种机构和个人都会发布各种各样的“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这些书目或权威或专业,却基本只是简朴的书目罗列或者几条干巴巴的推荐理由,儿童无法对书和作者有直观感受;且书目过于繁杂,由于时间有限,孩子常常为选择读什么书而烦恼。因此,我们说,寻找名家名作,最难的是如何做减法。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中国文学史,作者多如星,作品浩如海;外国文学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十国。如何让精力有限的孩子们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源远流长的古今中外文学名家名作有个初步而明晰的印象,实在是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智文老师的《寻找名家名作》,可谓及时雨。全书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寻找名家名作的历程为线索,通过趣味故事,配以手绘插画,讲述中外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78位作家及其作品,引领孩子设身处地,多元体验,不仅能帮助孩子快速积累文学知识,更能为今后的深度阅读提供索引,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话题。此书最大的创意和亮点,在于“还原文学现场”。作者以文学史实为依凭,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以精彩的故事、鲜活的细节,再现了文学大师的如烟往事。在未阅读经典作品之前,先认识可亲可近的大师,这样的推荐鲜活、有趣、好玩。毫无疑问,这是一套故事版的中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南。纵观全书,其写作特点可用“四个一”加以概括。一个场景:不论是函谷关内、泗水河畔,抑或是茅屋村舍、大漠边关,都可能是文化现场。还原一个场景,就能激活一段记忆。一种观点:不管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不管是“古典主义”还是“唯美主义”,观点交汇,缔造思想的盛宴。一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就是作家的另一种生命。透过作品,可以真正触摸文化的脉搏,感受灵魂的呼吸。一篇故事:生活本身就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文脉的传承,也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的串联。爱听故事的孩子,才有讲不完的故事。文化寻根,智慧成长,就从走进《寻找名家名作》开始。是为序。人物表万里路 男,万卷书的哥哥,小学六年级学生。淘气淘气,机灵活泼,“两耳只闻窗外事”。万卷书 女,万里路的妹妹,小学六年级学生。乖巧听话,饱读诗书,“一心只读圣贤书”。施大作家 男,大学者,四十岁。和蔼幽默,自信乐观。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生有“三好”:读书,游历,喝酒。又出发自从与施大作家一同前往“作文王国”“语文王国”求得秘籍之后,万里路和万卷书“功力大增”,作文水平明显进步,语文能力不断加强,只是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回,兄妹俩决定向更高的目标挑战。中国文学史,作者多如繁星,作品浩如烟海。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词,当然还有那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每一部都值得细心品读。外国文学史,作者高人辈出,作品不胜枚举。荷马的《史诗》、伊索的《寓言》、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戏剧、笛福的小说,当然还有那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每一部都值得用心品味。倘若说《寻找“作文王国”》引领我们走进了作文的殿堂,《寻找“语文王国”》引领我们走进了语文的殿堂,毫无疑问,《寻找名家名作》必将引领我们感受名家的魅力、名作的魅力、文化的魅力。还等什么,让我们跟着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一起出发吧!1.相遇函谷关——走近老子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这天,万氏兄妹途经此地,被一个古怪的人深深吸引住了:此人身穿长袍,长耳大目,白眉白胡,方口厚唇,正倒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满怀好奇之心,胆大的万里路上前打了个招呼:“大爷您好,您为何倒着骑牛啊?”“呵呵,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长者开怀笑答,“随牛而往,不徐不急,此谓人生!”“噢!”万里路似懂非懂,又被长者口中仅剩的三两颗牙齿给“雷”到了。“大爷,您牙不好啊?”“世人都以为,牙是身体最硬之物,可以保存长久,其实不然。很多坚硬的东西消失了,柔软的东西反而长存。正如我的牙齿快掉光了,但是舌头还在啊!哈哈……”说罢,老者又是一阵大笑。正说着,守关的尹喜来到了老者跟前,上前施礼:“大师驾到,有失远迎!”老者捋了捋胡子:“想必您就是关令吧。那就请您帮我写张通关文书,我好出关啊!”“这……这,您还是下来休息片刻,我好差人去办。”尹喜满脸堆笑,“另外,我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说不当说?”“但说无妨!”长者挥挥衣袖。“您身为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您要出关,不知何日能够重见,想请您给我留下一篇著作,也好让我等愚人拜读。”尹喜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长者面露难色,有些不太情愿。但转念一想,倘若不允许,关令该是不会放他过关的。再说了,天下难得遇上知音,既然他懂我,就为他写上一篇吧!尹喜欣喜若狂,将长者迎至家中,行礼叩拜。长者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接着又写了下篇。写完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共八十一章。一部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就此诞生!众人在关口目送长者。走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尹喜打开著作,虔诚拜读,被深深地折服了。他甚至都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想要跟长者一起出走。“关令您好,那位长者姓甚名谁?他写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怎会让您如此喜欢?”万里路逮着了机会问。“你问老子?”尹喜回过神来,用余光看了万氏兄妹一眼。这一问不要紧,直把兄妹俩吓了一大跳。尹喜也觉得语调不对,赶忙笑着补了句:“他呢,名叫老子,是个大思想家。”“哦。”万卷书长舒一口气,“能给我们看看他写的文章吗?”“你们看这句,”尹喜指着其中一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意思?”万里路问。“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不是吗?”兄妹俩听了颇有兴致,尹喜又指出其中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们看这句话,讲得多好啊!知道意思吗?”“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智慧。”万卷书谈了自己的理解。“解释得很好!”尹喜点头称赞,“若能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会更棒。”“就比如我,虽然见识较广,但是书看得太少了,所以学习总是不能融会贯通。妹妹呢,常常待在家里,书是看了不少,但是见识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这次游历好好弥补。”万里路做了一番剖析。“不错!你们今天仅仅学了《道德经》这部经典的只言片语,就有如此大的收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阅读这部书,相信你们会拥有更加智慧的人生!”听了尹喜的话,万氏兄妹觉得这部书更加神秘了。名家卡片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代表作品为《道德经》。2.跨越千年的对话——走近孔子草色青青,春风荡漾。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万氏兄妹心潮澎湃,携手游春。远处,春水在阳光下欢笑,在清风中舞蹈,仿佛在告诉沿途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木、每一株小草:春来了!春来了!河畔,早已坐了一群人。中间一位老者,正襟端坐,长须飘飘,前额凸起,皮肤泛青,长相虽然一般,却气宇不凡。兄妹二人席地而坐,侧耳倾听。“老师,您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水呢?”一位头戴帽子的弟子问道。“你们可别小看了水,它可是真君子啊!”老者目视前方。“真君子?难道水也是人吗?”扎红头巾的弟子疑惑不解。“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老者有意提高了声调,“水不仅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还善教化呢!”“有德行?此话怎讲?”扎红头巾的弟子追问。“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不正体现它的德行吗?”“‘有情义’,又作何解释?”“你看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没有情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听老者这么一说,饱读诗书的万卷书好像有了启发:“对啊,水的形状可是多变的。‘半亩方塘一鉴开’,那是方;‘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是长;‘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是直;‘九曲黄河万里沙’,那是曲。”

寻找名家名作.中国篇:故事版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南.pdf下载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7/6000212101003035.shtm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