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4.34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1:59:1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ppt介绍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一节 ? 生物种群  由生物构成的种群和群落,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又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核心。 分别从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研究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农业生态系统调节控制和系统生产力提高的理论基础  一、生物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生物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或者说一个种群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A.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B.种群由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  C.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同时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理解:物种、种群和群落的三者联系 (二)基本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生物种群在正常的生物生长发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种群的共性。  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  种群的分布区域:指种群的边界  种群的个体分布方式:  (1)随机型:  (2)均匀型:  (3)成群型:均匀成群型、随机成群型和群集成群型。   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种群大小:是指一定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例,某个鱼塘草鱼的尾数。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如每公顷水稻的株数。  种群的密度可以分为粗密度和生态密度。  粗密度(又称天然密度):是指单位空间某个种的实际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大小和密度的变化受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的影响。   ①出生率 :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最大出生率:不受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产生新个体的最大能力。反映了该生物的特性。  实际出生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反映了环境对该种群的影响。  ②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  最低死亡率: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死亡率。  实际死亡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率,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 (3)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种群中的分布情况,它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  年龄锥体:自下而上地按龄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各龄级个体数或百分比用图形表示。  ①增长型种群:其年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②稳定型种群:每一龄级的个体死亡数接近于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③衰退型种群: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趋于衰退甚至消失。 性比:是指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雄性对雌性的比率。 性比是种群结构的一个要素,它反映了种群产生后代的潜力。  3、种群的遗传特征  主要指种群的遗传、变异及种群进化。二、种群的增长规律(略):自习P58-59三、种群调节    种群调节:是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密度制约: 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1)种内调节    (2)种间牵制  2.非密度调节:主要指非生物因子 (包括气候因素、污染物、化学因素等)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3.农业有害生物种群的综合防治  有害生物是指造成农业生物不可忽略的损失的生物,包括各种有害昆虫、病原菌、杂草及其它有害的动物(老鼠等)。 四、农业生物种群(一)分类(重点掌握)  1、农业目标生物  2、有益生物  3、有害生物  4、中间生物(二)农业目标生物的基本特征(重点掌握)   1、种群密度大,种群内个体分布均匀;  2、个体间差异小,基因型单一;  3、人工选育、种群进化快;  4、个体繁殖性能受到严格的人为控制;  5、种群波动大。 第二节  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一般了解)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群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组成的,为研究的方便,常把群落按物种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等。   2、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落本身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   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就是不断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演替与演化。    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以有规律的形式共处,即是有序的。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生物的适应和生物种群的相互适应。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何一个群落只能分布在特定的地段和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全球范围内的群落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   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如森林中都形成特定的群落环境,与周围的农田或裸地大不相同。   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有明显的边界,有的边界不明显。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如陆地和水环境的交界处湖泊、岛屿等。 三、群落内种间关系(重点掌握)  生物种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种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相互作用:结果至少一方受害(-)  正相互作用:结果一方得利或双方得利(+) 中性作用:结果是双方无明显的影响(0)  (一)负相互作用  1.竞争  广义的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  种间竞争:发生在两个或更多个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  种内竞争:发生在同一种群个体间的竞争。   2.捕食与寄生 狭义的捕食是指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 广义的捕食还包括草食动物吃食植物,植物诱食动物,以及寄生等。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例:菟丝子、蛔虫、钩虫、鞭毛虫     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捕食性、寄生性天敌防除昆虫和杂草,如大草蛉、七星飘虫捕食棉蚜;红蚂蚁捕食庶螟;黑蚂蚁捕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苞虫、稻叶蝉、粘虫、松毛虫等。脊椎动物中的黑斑蛙、泽蛙、蟾蜍均可食虫。国内有利用稻田养鱼消灭杂草。利用赤眼蜂防冶棉铃虫、金小蜂防治红铃虫、寄生蜂防治松毛虫的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偏害作用又称化感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它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例如: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植物的化感作用,冬黑麦对小麦、番茄对黄瓜、向日葵对蓖麻等。抑制作用。 (二)正相互作用 1.偏利作用  又称单惠共生,   偏利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例如:  地衣、苔藓附生在树皮上,以获取空中的水、养分;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