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环境 所谓基础设施指的是为直接生产活动以及满足人们基本希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系统,广义基础设施一般包括道路、交通、电力、电信、水利、排污、燃气、绿化等工程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法律、国防安全等系统。狭义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工程设施,不包括教育、卫生、法律、国防安全等等系统。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 随着GDP的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从2004年至2009年六年间,投资总额就增长了3.2倍。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用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也在六年间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从2004年的18513亿元增至2009年的59494亿元,增幅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整理 2004-2008年城镇基础设施行业投资总额变化 可以看出,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我们整个经济的转轨。 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基础设施行业供给分析 2004年到2007年四年间,我国基础设施行业总投资额为206129.3亿元。是1978年到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设投资近四倍,四年年均增长率接近25%,比同期GDP的增长率还高。 2004-2009年基础设施行业分行业投资变化额 单位:亿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合计 14618 18512 22247 26789.54 31090.9 38297.94 54573.94 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962 5795 7285 8195.98 9069.74 10484.06 13482.0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信业 6289 7646 8862 11140.2 12843.72 15551.99 23277.94 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365 5071 6099 7453.36 9177.44 12261.89 17813.9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年与2008年相比,新增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增副大大提高。以交通行业为例,2009年新增铁路投产线5557公里,比2008年新增了4879公里;公路新增13.07万公里,比2008年新增1.31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增30公里。 2009年全国基础设施新增主要供给能力 指标 绝对数与单位 电源新增生产能力 8970万千瓦 全口径发电设备增长 8130万千瓦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5557公里 新修公路 13.07万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 30公里 新增港口 4个 新增港口货物吞吐量 92132万吨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 新增变电设备容量 2.72亿千伏安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 (二)基础设施行业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8.5%。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对交通、通信、水、电、燃气的消费需求增加。对供暖、绿化、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三)基础设施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目前全球共有50万以上人口城市961个,其中,中国占了236个。到2025年,中国又将有107个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中国的城市化水准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带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有了显著进步。目前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部分城市交通拥挤、水电燃气供给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继续加强。 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将大幅增加。交通、水利、环保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稳步增长。以环保为例,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节能环保成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重点扶持和发展方向。 三、行业财务状况分析及预测 由于统计部门没有对我国基础设施行业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因此对于这块数据不可获取,为了有效说明我国基础设施行业运营状况,我们借助上市公司所公布的年度财务指标来说明情况,所选择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均包括基础设施的某个行业,所以引用这些公司的数据来说明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A股市场以基础设施为主业的公司数量很多,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大多处于盈利阶段。基础设施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入极大,业务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现金流十分稳定。 为了更好的分析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状况,我们选择4个有代表性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上市公司2009年总体财务对比表 首创股份 国电电力 长春燃气 申通地铁 盈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 0.39 0.19 0.19 0.12 主营业务利润率 0.15 0.12 0.06 0.06 净利润率 0.16 0.08 0.05 0.12 资产报酬率 0.03 0.02 0.04 0.08 净资产收益率 0.09 0.1 0.06 0.1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8.72 10.55 11.45 102.42 存货周转率 2.86 13.85 5.12 0 流动资产周转率 0.54 2.39 2.01 31.4 总资产周转率 0.19 0.25 0.85 0.65 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比率 1.42 0.19 1.25 0.09 速动比率 0.61 0.16 0.31 0.09 利息保障倍数 产权比率 1.42 4.2 0.5 0.25 资产负债率 0.48 0.73 0.33 0.2 发展能力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0.52 0.18 -0.12 -0.05 利润总额增长率 2.82 7.92 -0.16 0.29 总资产增长率 0.12 0.31 0.03 0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资讯网数据整理 (一)盈利能力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各公司处于赢利阶段,即使受到2009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整个经济低迷的影响,各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都比较高。这些指标表明公司的盈利空间还是比较大。同时我们还看到申通地铁的总资产报酬率相对来说最高,说明申通地铁的投入产出效益比较好,企业资产运营有效。 (二)运营能力 从上表我们看到申通地铁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很高,几乎不存在呆帐坏帐风险,这与其主营业务收入来源有直接关系。同时申通地铁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很高,说明公司流动资金利用很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盈利。存货周转率中,国电电力的相对较高,反映企业库存流动速度比较快。 (三)偿债能力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首创股份和长春燃气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比较高,说明两家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比较好,同时也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而国电电力的资产负债率最高,说明国电电力的财务风险比其
2010年基础设施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