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与改革
2009 1
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基于浙江的研究
■ 徐祖荣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摘 要】 正是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存在上述种种局限性,为了更好的服务
于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为了建设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实行公共服务提供的分权
化,即让更多的政府以外的组织加入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当中,包括私营企业、社会组
织等。其中,社会组织作为日渐崛起的“第三力量”,并以其特有的优势无疑在提供公共服务方
面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426[2009]01-0035-04
在过去的 世纪,各国政府的规模和管理的范围都得到了 二是在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认识上,公民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相
20
空前的扩张,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强大的政府控制之内。财政困 对方,享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政府行政的效果取决于行政主体与
难、信任危机、管理危机、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也由此而普 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有赖于行政相对人的合作与支持。政府和公
遍地出现于世界各国。 世纪 年代以来,各国展开了对政府 民之间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同时还是服务与被服务的
20 80
[2]
和公共部门的一系列变革。公共服务社会化是这场改革的重要 关系,服务与被监督的关系。
内容,是一个较有共性的发展趋势,西方各国从改革中获益匪
浅。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分析和探讨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对 二、问题的提出
公共服务社会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的迫切性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浙江已进入人均GDP3000—5000 美元发展时期,公共需求
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公共需求的结构
(一)公共服务 趋向多元化,并逐渐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
作为现代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公共行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1.公共需求快速增长
公共服务是指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满足全社会共同需要的公 公共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函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共产品和服务。根据内容和形式,公共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基 高,公共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 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取
30
础性公共服务,指为公民及其组织从事经济、社会等活动所提供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浙江人均 从 年的 元增加到
GDP 1978 331
的基础性服务,如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气象 年的 万元左右,以现行汇率计算,约为 美元,接近
2007 3.6 4800
等;二是经济性公共服务。指为公民及其组织从事经济或生产活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社会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
动所提供的服务,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以及政策性信贷等;三 加快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已开始形成公
是社会性公共服务,指为公民的生活、发展与娱乐等需求提供的 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基础,全社会公共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
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福利以及环境保护等;四是公 1995—2007 年,浙江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公共需
共安全服务,指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服 求(主要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等项目)相当旺盛,
[1]
务等。 公共服务的主要特征体现了现代公共行政管理“公众性”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达18.4%。相对于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在社
特点。因此,在行为模式上,公共服务主要是以合作协调为基础、 会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等项目
以多元参与为形式对公众实行服务和保障,它比较强调实现公 在个人消费性支出中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从1995 年的17.6%上
民权利,突出政府、第三部门和公众的共同作用。 [3]
升到2007 年的41.9% ,增幅达24.3 个百分点。
(二)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2.公共需求结构日趋多元
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公共需求结构的显著
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兴办 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公众的需求倾向日益多元化,需求层
公益
0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_基于浙江的研究.pdf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