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倍问题 (一)学习指导 例1. 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分析: 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这样秦奋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秦奋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 解: (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 (2)秦奋的年龄:40÷5=8岁 (3)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 8×4=32岁 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 (1)8+32=40岁 (2)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例2.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看图: 已知两架飞机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两架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航程,也就是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看图可知,这个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速度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乙飞机的速度,再根据乙飞机的速度求出甲飞机的速度。 (1)甲乙两架飞机每小时的航程(速度和)是 (千米) (2)乙飞机的速度是: (千米) (3)甲飞机的速度是: (千米) 答:甲乙飞机的速度分别每小时行800千米、400千米。 例3. 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分析: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人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1)兄弟俩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兄弟俩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答:哥哥给弟弟10本课外书。 例4. 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分析: 根据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可求出这时甲、乙两库共存粮多少吨。根据“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如果这时把乙库存粮作为1倍,那么甲、乙库所存粮就相当于乙存粮的3倍。于是求出这时乙库存粮多少吨,进而可求出乙库原来存粮多少吨。最后就可求出甲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1)甲库运出30吨,这时甲乙两库共存粮吨数是 吨 (2)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乙两个库共存粮吨数是 (吨) (3)这时甲乙两个粮库共存粮相当于乙库存粮的倍数是 倍 (4)这时乙粮库存粮吨数是 吨 (5)乙粮库原存粮吨数是 吨 (6)甲粮库原存粮吨数是 吨 列综合算式: 答:甲库原存粮130吨,乙库原存粮40吨。 验算: (1)吨 (2)倍 想一想,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求甲粮库原来存粮多少吨,还可以怎样求? 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讲一讲理由吗? 例5. 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125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的3倍多5棵,两种树各种多少棵? 分析: 如果杨树少5棵,杨树和柳树的总棵数是棵,这时杨树的棵数恰好是柳树的3倍,所以柳树的棵数是:棵,杨树棵数是棵。 解: 棵 棵 答:种柳树30棵,杨树95棵。 例6. 花园里的菊花、月季花、杜鹃花共1200棵,其中月季花是菊花的2倍,杜鹃花是菊花的3倍,求三种花各多少棵? 分析: 看图: 我们把菊花看作1份,总棵数是菊花的份,所以菊花的棵数是棵,月季花的棵数是棵,杜鹃花的棵数是棵。 解: (棵) (棵) (棵) 和倍问题的课题要点: 和÷(倍数+1)=小数(即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 练习题 1. 学校购买840本图书,分给高、中、低三个年级,高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3倍多5本,中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2倍多1本,问:高、中、低三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图书? 2. 甲乙两个油桶共存160千克油,如果把乙桶中的油注入甲桶20千克,这时甲桶存油等于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桶原有存油多少千克? 3. 某年级同学参加航模小组,合唱队和科技小组共96人,参加合唱队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2倍,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3倍,参加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试题答案】 (二)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1. 学校购买840本图书,分给高、中、低三个年级,高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3倍多5本,中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2倍多1本,问:高、中、低三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图书? ……低 ……………………高 ……………………中 2. 甲乙两个油桶共存160千克油,如果把乙桶中的油注入甲桶20千克,这时甲桶存油等于乙桶存油的3倍,甲乙桶原有存油多少千克? (千克) (千克)………………乙 (千克)……………甲 3. 某年级同学参加航模小组,合唱队和科技小组共96人,参加合唱队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2倍,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3倍,参加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人)…………航模小组 (人)……………………合唱队 (人)……………………科技小组 2、奇数与偶数 阅读思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奇数、偶数。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大于零的偶数又叫双数;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大于零的奇数又叫单数。 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这个式子来表示偶数(这里是整数)。因为任何奇数除以2其余数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来表示奇数(这里是整数)。 奇数和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 性质1 两个偶数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数。 例如:8+4=12,8-4=4等。 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也是偶数。 例如:9+3=12,9-3=6等。 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例如:9+4=13,9-4=5等。 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几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 性质2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 例如:等 偶数与整数的积是偶数。 例如:等。 性质3 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例1. 有5张扑克牌,画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4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分析与解答:同学们可以试验一下,只有将一张牌翻动奇数次,才能使它的画面由向上变为向下。要想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那么每张牌都要翻动奇数次。 5个奇数的和是奇数,所以翻动的总张数为奇数时才能使5张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动4张,不管翻多少次,翻动的总张数都是偶数。 所以无论他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5张牌画面都向下。 例2. 甲盒中放有180个白色围棋子和181个黑色围棋子,乙盒中放有181个白色围棋子,李平每次任意从甲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他就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白子放入甲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拿多少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棋子,这个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与解答:不论李平从甲盒中拿出两个什么样的棋子,他总会把一个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一个,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后,甲盒里只剩下一个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两个黑子,那么甲盒中的黑子数就减少两个。否则甲盒子中的黑子数不变。也就是说,李平每次从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数都是偶数。由于181是奇数,奇数减偶数等于奇数。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数应是奇数,而不大于1的奇数只有1,所以甲盒里剩下的一个棋子应该是黑子。 例3. 如图(1-1)是一张的正方形纸片。将它的左上角一格和右下角一格去掉,剩下的部分能否剪成若干个的长方形纸片? 分析与解答:如图1-2,我们在方格内顺序地填上奇、偶两字。这时就会发现,要从上面剪下一个的长方形纸片,不论怎样剪,都会包含一个奇,一个偶。我们再数一下奇字和偶字的个数,奇字有30个,偶字有32个。所以这张纸不能剪成若干个的长方形纸片。 2. 一串数排成一行,它们的规律是:前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也就是: 1,1,2,3,5,…… 那么这串数的第100个是奇数还是偶数? 分析
小学奥数1分题型讲解(18种).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