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充值登录入口  |  用户注册 |  退出登录
首 页文章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文章百姓生活

中国人的智商是多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22 11:13:56
虽然大部分中国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接触到智商概念,但智力测试方法早在1917年就被引入中国。1917年,《史静教育报》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李云关于比奈的介绍文章。阿尔弗雷德-西蒙智力测验,并附上一些试题。以下小系列为你梳理中国人智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人的智商
当时引入的智力测试重点是翻译。1918年沃尔科特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对清华的学生进行测试。两年后,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测试课程,正式的智商测试出现了。随后,比奈。阿尔弗雷德量表(Alfred  Scale)和美国陆军智商测试(American  Army  IQ  Test)被翻译出来,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智力测验”这个话题常常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
很快,海内一些学校也开始了自己的智力测试。1921年,安徽第二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验,试题选自比奈。阿尔弗雷德-西蒙测试表。1926年,厦门集美学校对女小学进行智力测验,并于《集美周刊》宣布结果。
《集美周刊》截图。t分是特曼(斯坦福-比奈。阿福)考,B分是比奈。阿尔弗雷德-西蒙测验。这时候智商测试只出现在一些学校,比较分散。虽然智力测验常常出现在报纸上,但正式的智商测试远非普遍。1931年,中国测试学会成立,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协调各地的智商测试。
但是这种势头很快就被打断了。1949年后,中国心理学家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苏联心理学的改革。反右时期,智商测试因为是“资产阶级导向的心理”而被彻底叫停。1965年,姚在《光明日报》年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心理学是“资产阶级伪科学”,尽管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美国青年也严峻批评心理学是“种族主义”的帮凶。
恢复高考后,为了研究中国科技大学等“少年班”的神童现象,学术界重启智商测试。80年代初,中国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奈。阿尔弗雷德测试量表的建立,使得大规模测试智商成为可能。
对于大众来说,智商的知识更多来自大众传媒。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智商”这个概念就在报纸和电视上不断被提及。人们把智商当作智力的同义词来表达“智力”和“机智”。
然而,中国人从来没有疯狂过智商测试。爱迪生的名言,中国人耳熟能详,就是“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连续做了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还进了小学课本告诉学生勤奋可以弥补缺点。
情商的概念一传入中国,就迅速取代了智商,成为成功译员最重要的特征。虽然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由流动,但传统熟人社会中的背景和关系仍旧是目前的典型话语,人脉网络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人的英雄主义不是基于优越的个人能力,而是强调个人为集体做出的牺牲。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