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造价师考试《计价与控制》应试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 第一节工程建设定额的产生与发展 定额的产生及其发展定额和企业管理成为科学是从泰勒制开始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工程师泰勒(max.book118.comoy,1856一1915)。泰勒制的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第一,科学的工时定额。第二,工时定额与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相结合。 定额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定额是管理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节。1、定额是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2、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3、定额是宏观调控的依据。4、定额在实现分配、兼顾效率与社会公平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工程建设定额:指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的规定额度。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劳动消耗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是指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机械消耗定额。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等五种 施工定额:以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施工定额本身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主要直接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为编制工程施工设计、施工预算、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卡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用。它同时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预算定额: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其内容包括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三个基本部分,并列有工程费用,是一种计价的定额。从编制程序上看,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它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概算定额: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该工程项目的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同时它也列有工程费用,计价性定额。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与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每一综合分项概算定额都包含了数项预算定额。 概算指标: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劳动、机械台班、材料定额三个基本部分,同时还列出了各结构分部的工程量及单位建筑工程(以体积计或面积计)的造价,计价定额。为了增加概算指标的适用性,也以房屋或构筑物的扩大的分部工程或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称为扩大结构定额。 投资估算指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非常概略,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编制基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按照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器具定额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等。 按照专业性质划分: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和专业专用定额三种。 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类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五种。 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可系统权定时)科学性、系统性、统一性、权威性、稳定性与时效性 第二节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 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和特点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1、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要素(假定=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建筑产品)的直接费单价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日工资标准)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预算价格)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2、单位直接工程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费单价)+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3、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4、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有关的其他费用+预备费 定额消耗量在工程计价中的作用 定额消耗量:是指在施工企业科学组织施工生产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条件下,规定消耗在单位假定建筑产品上的劳动、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它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它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定额消耗量在工程计价中的作用1、定额消耗量是编制工程概预算时确定和计算单位产品实物消耗量的重要基础依据,同时也是控制投资和合理计算建筑产品价格的基础。 2、定额消耗量是工程项目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实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分析的依据。3、定额消耗量是确定以编制概预算为前提的招标标底价与投标报价的基础。4、定额消耗量是进行工程项目金融贷款与项目建设竣工结算的依据。5、定额消耗量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费用,节约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工程定额计价方法的性质及工程定额计价方法的改革 工程定额计价的性质 我国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经历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国家调控价”三个阶段。定额计价是以概预算定额、各种费用定额为基础依据,按照规定的计算程序确定工程造价的特殊计价方法。利用工程建设定额计算工程造价,介于国家指导价和国家调控价之间。 工程定额计价方法改革及发展方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额计价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定额计价制度的改革:第一阶段核心是“量价分离”,第二阶段的核心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改革。 政府主管部门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以适应市场定价的改革目标。在这种定价方式下,工程量清单报价由招标者给出工程清单,投标者填单价,单价完全依据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整体实力而定,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计价方式。 第三节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机械台班、材料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 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类 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工程建设中消耗的生产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作时间计量的活劳动的消耗,一类是各种物质资料和资源的消耗。动作研究,也称之为工作方法研究。时间研究,也称为时间衡量。 施工过程及其分类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 施工过程可以分解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工序是在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工作过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的总合体。综合工作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 按照工艺特点,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循环施工过程和司匡循环施工过程两类。 根据使用的工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施工过程又可以分为手动施工过程和机械施工过程两类。 按施工过程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建筑过程、安装过程和建筑安装过程。 施工过程的研究。对施工过程的研究常常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模型可分为实物模型、图式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种。其中图式模型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动素的研究亦
2009造价师考试《计价与控制》应试笔记(第二章).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