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溪落渡水电站前期工作的咨询意见 1994年3月下旬,我应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邀请,对金沙江溪落渡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进行了咨询。现将咨询意见综述如下。 1.金沙江落差大,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富矿,一定要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开发金沙江水电,首先要开发金沙江下游,特别是首先开发溪落渡和向家坝二水电站。为此要抓紧勘测设计研究工作,以便早日立项,筹集资金兴建,以应急需。 2.溪落渡水电站勘测设计工作比较了三个坝段。上坝段为石灰岩坝段,河谷断面呈不对称“V”型.河段下游为弯道,左岸有豆沙溪沟深切。正常蓄水位高程600m处河谷宽900m。坝基为石灰岩,岩性坚硬,厚层块状,完整性较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1)一个规模不小的逆断层F1,倾角平缓,糜棱岩、角砾岩夹层宽2m。(2)两岸灰岩岩溶发育。(3)左岸有杨家坪崩塌堆积体,右岸有罗家坪滑落体,体积各约1500万立方米。坝址河谷不对称,坝肩有F1断层和岩溶,对坝肩抗力体稳定不利,以修建土石坝较为适宜。 下坝段为砂页岩坝段,坝址下游500m有癞子沟深切,沟下游为弯曲河道。正常蓄水位高程600m处河谷宽735m,河谷断面呈不对称“U”型。坝基为砂页岩,岩性软弱,属“易滑地层”。河床覆盖层深60~70m,且含有约20m厚的粉细砂层,有液化可能。此坝段只能修建土石坝。 中坝段为玄武岩坝段,河道顺直,谷坡陡峻,山体雄厚,为基本对称的“V”型峡谷。正常蓄水位600m处河谷宽约600m。谷肩高程为600~950m,从上游端逐渐向下游变低。谷肩以上,左右岸都为宽缓台地,场地开阔,其中左岸台地为古滑坡体。坝基为玄武岩,岩性坚硬,块状结构,完整性较好,坝段内尚未发现大断层。玄武岩体中有局部软弱夹层和局部较发育的层间错动带。河床覆盖层深20~25m,下游局部深可达40m。在这个坝段,上坝线可修建拱坝或土石坝,中坝线可修建双曲拱坝,下坝线以修建土石坝为宜。 就上、中、下三个坝段的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坝型、枢纽布置和工程量等而言,显然以中坝段为优。 中坝段有三个坝线。上坝线位于河流弯道下游侧,在豆沙溪沟口下游约800m。上坝线靠近弯道,河势对坝线不利。河谷岸顶高程在1000m左右,顶部岸壁陡立,其稳定安全要弄清。河床灰岩出露,在灰岩顶部有软弱的泥页岩沉积层。玄武岩构造发育,地层倾向下游,倾角约15°。在此坝线以修建土石坝较直,但修建溢洪道较为困难。 下坝线位于峡谷出口处,右岸末端有溪落渡沟深切,两岸岸坡较缓。临江坡高为150~300m,而溪落渡沟处坡高仅几十米。左岸利于布置溢洪道,但位于古滑坡体上,还有高边坡问题。河床覆盖层较深。灰岩埋深150m以上。坝肩玄武岩层间错动带较为发育,顶部还出现有古风化壳。在下坝线只能修建土石坝。 中坝线位于河谷中段,河谷顺直,河谷较窄,在正常蓄水位600m高程处河谷宽510~530m。河床覆盖层深20~25m,灰岩埋深80m以上。河谷断面为对称的“V”型。坝基和坝肩都是玄武岩,较为完整。岩层产状平缓,倾向下游,倾角3°~5°,层间错动较弱。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利于修建拱坝。 从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看,以中坝线为优,上坝线和下坝线都有缺点。 从坝型和枢纽布置看,溪落渡水电站宜于修建混凝土拱坝。如修建土石坝有以下不利之处:(1)洪水流量大,达60000m3/s以上,布置溢洪道较为困难。下坝线虽可将溢洪道布置在左坝肩,但位于古滑坡上,下游冲刷坑位于砂页岩,也是不利的。土石坝防渗体虽可用雷波县城附近东边坡料场的洪积、冰积碎石土,但大都已开垦成为农田。该县农田较珍贵,应少破坏农田。坝址附近的水田粘土,更不能采用。此外,坝址地震设计烈度为9度,覆盖层中有20m厚的粉细沙层,地震时可能液化,对修建高土石坝也是不利的。 由上可见,三个坝线中,以中坝线为优。 中坝线目前勘探的I-I线,在左岸探洞中发现有软弱岩层,河谷岸坡顶部壁立,从稳定性考虑,宜向下游移动。溪落渡水电站坝高,需要有良好坝基和坝肩,中坝线有四个问题需进一步勘探清楚:(1)查明软弱岩层的分布,坝基必须避开软弱岩层。(2)灰岩埋深80m,虽在中坝段三个钻孔中未发现溶洞,但在上坝段发现岩溶发育,为此必须查明是否有岩溶,必要时进行处理。(3)目前未发现有顺河断层,对于这样的高拱坝,必须在河床下打横河隧洞,查明坝基岩石构造和岩性。(4)坝顶以上有陡峻的高边坡,必须查明有无卸荷裂隙,岸坡是否稳定。 溪落渡283m超高拱坝必须选到十分良好的坝基和坝肩,为此要做大量深入的勘探工作。目前坝段和坝线比较结果,明显是以中坝段的中坝线为优。所以下阶段的勘探工作,建议集中在中坝段的中坝线,选定最优坝线,查清其地质上的缺点,以便进行工程处理。 3.溪落渡水电站因洪水流量大,河谷狭窄,宜采用混凝土坝。由于岩基较好,可考虑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但坝体不宜太薄,以策安全。 4.溪落渡坝址处金沙江年径流量约1400亿立方米,为三峡工程三斗坪坝址处长江的年径流量的1/3弱。而溪落渡坝址的年输沙量为2.4亿t,为三斗坪坝址的1/2。泥沙来源主要在攀枝花以下。由于水土保持较为困难,因此短期内来沙量不会减少。溪落渡水库调节库容几十亿立方米,必须采取蓄清排浑运用方式,以保持需要的库容。为此,汛期库水位需降低到死水位附近,在此汛期水位要能宣泄低频率洪水,以便泄洪排沙。汛期流量大时,可开大水轮机开度,多用流量,以保持水轮发电机组出力。当然如汛期有小流量,可能因此减少发电量,但为了保持调节库容这还是必要的。所以,要做大量的泥沙模型试验和研究工作。 5.溪落渡水电站泄洪量60000m3/s以上,需做好泄洪建筑物的设计。因为水头跌落大,要能安全泄洪,还要保证泄洪排沙和考虑提前发电,应做比较方案和水工模型试验。 6.溪落渡水电站保证出力不到400万kW,要优化装机容量,使发电量尽量纳入负荷曲线内,成为可靠电能。要发次等电能,但次等电能宜供电站附近用次等电能的工矿,不宜远距离输送。在确定装机容量时,要与电网中其它水电站和火电站作补偿调节,尽可能加大装机容量,多发可靠电能。当然还要留维修用的备用机组,要预估将来的负荷曲线, 还要预估将来系统内电站的建设,必须做多个方案,这项工作也是十分繁重的。 7.溪落渡水电站的电力将西电东送,到上海的距离约2000km,技术上较为复杂,这是溪落渡水电站电力东送的可行性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抓紧研究,加以落实。 8.溪落渡水电站施工期对外交通主要靠公路,宜采用到宜宾公路,沿金沙江两岸修建,距离约200km,不越过高山。宜宾有铁路,还可利用长江水运。电站到西昌的距离较远,且要越过高山,不宜作为对外交通公路。 9.溪落渡和向家坝两水电站不可能同时修建。何者先建,要比较技术经济效益,要看哪一工程的勘测设计研究工作做得深入可靠。溪落渡水电站工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10.溪落渡水电站工程有超高拱坝,装机容量是超大型的,对预可行和可行性报告的深度要求较高,所以勘测设计研究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为了提前修建,应抓紧进行工作,所需前期工作经费,请上级领导加以安排和落实。 在预可行性报告中,经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多少投资,如何筹集
对溪落渡水电站前期工作的咨询意见 - 水利工程网.tx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