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1 流水施工概述 2.2 流水施工参数 2.3 与流水施工方式有关的术语 2.4 流水施工方式 2.5 流水施工应用实例 第2.1节 流水施工的原理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形式 如【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一栋栋地进行 1) 特点:工期长(T=16d) 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 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 2) 适用于: 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3.流水施工 二、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 1、施工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高 (30~50%,班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技术革新); 2、降低工程成本 (6~12%,资源消耗均衡、避免高峰、利于供应、减少暂设); 3、缩短工期 (30~50%比依次,消除了施工间歇); 4、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 5、综合效益好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 1、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流水段(在平面或结构空间;若干个假定产品); 2、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的施工队组; 3、确定各施工队组在各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4、组织每个队组按一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地在各段上完成自己的工作; 5、组织各工作队组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平行作业。 四、流水施工指示图表形式 第2.2节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空间参数――施工层 施工段数 工作面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流水步距 流水强度 间歇时间 搭接时间 流水工期 一、施工过程数(n) 1.意义:组入流水施工的工序(或分项工程等)个数 2.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 (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 进度计划的类型 (控制性---粗;实施性---细) 工程性质及结构体系 (砖混少20,单厂多40) 施工方案 (综合吊装,分件吊装) 施工班组形式 (大包队,玻璃油漆) 工作是否占时间 (放线、检查、场外预制不计) 3.注意问题: 施工过程划分时,数量不宜过多(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以便于流水。 二、流水段数(m) 1.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2.分段原则 1)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 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工期长); 3)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 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 5)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 m≥n (或m≥施工队组数 )。 【例2】:一栋二层砖混结构,主要施工过程为砌墙、安板,(即n=2),分段流水的方案如下:(条件:工作面足够,各方案的人、机数不变) 三、流水节拍(t) 1.定义: 指某一施工队组在一个流水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2.作用: (1)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 小----资源供应强度大 (2)决定流水组织方式。 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 不等也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 3.确定方法:(三种) (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ti =Qi / (Si Ri Ni ) = Qi Hi / ( Ri Ni ) =Pi / ( Ri Ni ) (2)工期计算法: 据工期及流水方式的要求定出ti,再配备人员或机械 即 : ti =Ti / (r mi) (3)经验估算法: 无定额或干扰因素多,难以确定的施工过程 ti=(ai +4 bi + ci)/ 6 4.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 2)工作面大小; 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 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 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6)尽量取整数。 四、流水步距(k) 1.定义:相邻两个施工队组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 2.作用:影响工期; 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 保证每段施工作业程序不乱。 3.安排时需考虑: 施工面允许否; 技术间歇合理否; 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 与节拍的关系。 五、流水工期(Tp) 自参与流水的第一个队组投入工作开始,至最后一个队组撤出工作面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六、? 间歇时间(Z) 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 按间歇的性质,分为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 按间歇的部位,分为施工过程间歇和层间间歇。 1、技术间歇: 由于材料性质或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考虑的合理工艺等待时间称为技术间歇。如养护、干燥等。以Sj,j+1表示。 2、组织间歇: 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如弹线、人员及机械的转移、检查验收等。以Gj,j+1表示。 3、层间间歇: 在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与后一个施工层相应施工段上的第一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用Z1表示。 4、施工过程间歇: 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统称为施工过程间歇。用Z2表示。 七、? 搭接时间(C) 前一个工作队未撤离,后一施工队即进入该施工段。两者在同一施工段上同时施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以Cj,j+1表示。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流水施工的分类 1.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 1)施工过程流水(细部流水) ――同一施工过程中各操作工序间的流水(壁纸:刷胶→粘贴); 2)分部工程流水(专业流水) ――同一分部工程中各施工过程间的流水(基础:挖土做垫层……); 3)单位工程流水(工程项目流水) ――同一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间的流水(土建:基础→主体……); 4)群体工程流水(综合流水)――在多栋建筑物间组织大流水。 2.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 节奏流水――固定节拍流水(等节奏)、 成倍节拍流水(异节奏); 非节奏流水――分别流水法(无节奏) 3.按流水方式分: 流水段法(建筑工程) 流水线法(管线、道路工程) 二、组织流水
流水施工.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