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与交流 麻 友 平 2009年8月 第1章 人际沟通概说 知识、能力是社交的硬件,沟通、交流是社交的软件。所谓沟通,就是把有关的信息或意思传达给对方,并且能够为对方所感知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只要能传情达意,就是沟通。 当今社会,人们的联系日趋广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随着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的深入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人们越来越趋向“软语言”交流。得体语言、礼貌语言是对人际沟通的要求;从缺点中看出优点,火猛的批评中流露出深情,更有“良药未必苦口”的新论,从另一方面给沟通展示了难度,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语言的沟通了。 当开口说话时,张口结舌、脸红心急、言不尽意是件遗憾的事,巧舌如簧、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也会适得其反;而落落大方、言为心声、一语中的自然使你的沟通达到目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生活增添色彩,工作生机无限。 良好的语言沟通足以立身,足以成事。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的人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能迅速与人打成一片,往往三言两语达到目的,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你应该了解人际沟通的种类,熟悉语言沟通基础知识,重点把握语言沟通的构成要素和语言沟通的语体,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1.1人际沟通的类型 max.book118.com 沟通的含义 沟通可以被认为是涉及信息传递和某些人为活动的过程。《大英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沟通”一词的:沟通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以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从事交换信息的方法。《韦氏大辞典》对“沟通”的定义是:沟通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流,思想或意见之交换。可见,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经过一定的途径,交换资料、观点、意见或情感,以获得共同的理解、信任与行动的协调。 完整的沟通大致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 ② 沟通不仅要被传递,更要被充分理解。 ③ 有效的沟通是准确地理解信息的含义,并非沟通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 ④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max.book118.com 沟通的类型 根据信息载体的异同,沟通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通常是指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沟通方式,它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口头沟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谈,是人们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常见的口头沟通包括演说、正式的一对一讨论或小组讨论、非正式的讨论以及传闻或小道消息传播。书面沟通包括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组织内发行的期刊、布告栏及其他任何传递书面文字或符号的手段。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那些不是通过讲话或文字而是通过某些媒介来传递信息的沟通形式。非语言沟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身体语言沟通、面部表情、服饰仪态、副语言、环境沟通和空间距离等多种形式。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谈话时的一举一动无不向别人传递着某种信息。 在一正式组织中,成员间所进行的沟通,可因其途径的异同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两类。正式沟通指在组织中依据规章条例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沟通。例如组织内部召开会议、文件传达、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等,都属于正式沟通的形式。 非正式沟通是由于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动机上的即时需要而形成的,所以与正式沟通不同,它的沟通时间、对象和内容等方面都是未经计划和难以辨别的。非正式沟通的途径也超越了部门、单位以及层级,它充分利用了组织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max.book118.com 语言沟通 1 口头信息沟通 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口头传递的。口头信息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是正式的商谈,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闲聊;既可以是群体中的雄辩,也可以是两人之间的谈心;既可以是有备而来,也可以是即兴发挥。 口头信息沟通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口头信息沟通的最大优点是传递速度快,并且能即时反馈。就是说,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使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送 ,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对方的回复。所以,这种沟通方式可以立即澄清信息传递中的含糊之处,即如果接受方对发送方所传递的信息有所怀疑时,可以迅速反馈给发送方,使发送者及时 检查其中表达不够明确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这样,可以将误解发生的可能性减至最低限度。同时,口头信息沟通可以使沟通者清楚地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听到语调的变化,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此外,在上级同下属的会晤中,这种沟通方式也可以使下属感到被尊重、被重视。由此可见,口头信息沟通大大有助于对问题的了解。 但是,口头信息沟通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自身也存在着缺陷。比如在信息“接力”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增删信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信息,所以,当信息从其发送者经过一站站的传递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往往与最初的涵义存在重大偏差,偏离信息发送者的初衷。由此可见,口头信息沟通中,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相当大。另外,口头信息沟通通常无法留下书面记录,有时还浪费时间甚至于很不方便。 2 书面信息沟通 书面信心沟通能保持长久的书面记录,书面记录具有有形展示、长期保存、法律保护依据等特点,对于现在日益增加的诉讼问题和广泛的政府、组织的工作来说,这类沟通都是必需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双方都有沟通的记录,沟通的信息可以长期保存下去,如果双方对信息的内容有疑问,过后完全可以查询。书面信息沟通的方式,还可以使沟通者对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更加认真地思考,精心组织,在正式发表之前还可以反复修改,减少情绪干扰,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周密,逻辑性更强,条理更清楚。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能被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 当然,书面信息沟通也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是准备起来比较麻烦,这需要良好的写作技能,而这些技能又不是天生的,需要沟通者通过学习来掌握。书面沟通也需要精心准备,并对信息的接受者、沟通可能出现的预期结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又增加了准备的复杂性。相对于口头信息沟通而言,书面沟通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能及时提供信息反馈,也无法确保发出的信息被接受到,即使是接收到,也无法确保接受者对信息的解释正好是发送者的本意。发送者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了解信息是否已被接受并准确地理解 max.book118.com 非语言沟通 当一个人摔门而去时,无论他怎样辩解说自己没有生气,都很少会有人相信;一位领导在台上做演讲,下面虽然坐满了听众,但却没有人在认真听,而是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由此我们已经大概可以知道这并不是一场精彩的报告。……理解对方意思往往不仅仅是通过言语沟通的方式,即不仅仅是听他说了些什么和看他写了些什么,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空间、时间、距离、外表等——所有这些非语言的线索都会影响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美国的伯德惠斯特尔在一系列研究之后曾断言,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语言交流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的最少部分,约3
麻友平教授-人际沟通与交流课件-第1章_人际沟通概说.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