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重力式码头的构造 重力式码头的一般计算 方块码头 沉箱码头 护壁码头 大直径圆筒码头 Ⅰ、重力式码头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工作原理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二、重力式码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胸墙和墙身:是重力式码头的主体结构,挡土、承受并传递外力、构成整体、便于安装码头设备。 2、基础:⑴扩散、减小地基应力,降低码头沉降;⑵有利于保护地基不受冲刷;⑶便于整平地基,安装墙身。 3、墙后回填:(主要指抛石棱体,倒滤层)减小土压力,减小水土流失。 4、码头设施:供船舶系靠,装卸作业。 三、 重力式码头的结构型式 重力式码头的结构型式主要取决于墙身结构 1、按墙身结构型式分:方块码头,沉箱码头,护壁码头,大直径圆筒码头,格形钢板桩码头,干地施工的现浇砼和浆砌石码头等。 2、按施工方法分类: Ⅱ、重力式码头的构造 在码头设计中,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拟定各种构造措施(基本轮廓尺度),既进行构造设计,然后再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一、 基础 (一)基础的形式 ⑴扩散、减小地基应力,降低码头沉降; ⑵有利于保护地基不受冲刷; ⑶便于整平地基,安装墙身。 ㈡、基础的形式 1、岩基: ⑴、现浇砼和浆砌石结构可不作基础整平,可把岩基面凿成阶梯形断面最低一层台阶宽度≮1m,1:10倒坡。 ⑵、对预制结构(易倾斜),须用二片石和碎石整平,厚度≮0.3m 2、非岩基: 水下安装预制结构,须作抛石基床; 干地现浇砼和浆砌石结构: ⑴、地基承载力不足时,要设置基础,如块石基础,钢筋砼基础或桩基等; ⑵、如地基承载力足够,可不作基础,但应满足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 ①、在墙下铺10~20cm厚的贫质砼垫层,以保证墙身施工质量。 ②、垫层的埋置深度≮0.5m,考虑挖泥超深。 ③、若码头前有冲刷,则基础埋深 冲刷深度,或采用护底措施。 3、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加载预压加固淤泥质软基,深层水泥搅拌(CDM)加固软基(插图)。详见《地基处理手册》 ㈢、抛石基床 1、基床形式 ⑴、暗基床:用于原地面水深小于码头设计水深。 ⑵、明基床:用于原地面水深大于码头设计水深,且地基条件较好。 ⑶、混合基床:用于原地面水深大于码头设计水深,但地基条件较差(如有2~3m淤泥层),挖除后抛石或换砂,成混合基床。 2、基床厚度: 主要由地基承载能力确定,基床底应力应小于地基允许承载能力。 ⑴ 地基较好:基床顶应力 地基承载能力时,d≮50cm,主要起整平地面和防止地基土被冲刷的作用。 ⑵ 地基较差:基床顶应力 地基承载能力时, d≮100cm,具体取值,应根据稳定计算确定 。 3、基槽的宽度和坡度 ⑴、顺岸式结构 ⑵、突堤式结构 基槽的边坡坡度,根据土质由经验确定,但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4、基床肩宽(明基床) 对于夯实基床,≮2m; 对于不夯实基床, ≮1m。 5、基床夯实 基床夯实的方法一般有预压法、重锤夯实法和爆炸夯实法。 重锤夯实的作用①破坏块石棱角,使块石互相挤紧;②使与地基接触的一层块石嵌入地基土内。 当地基为松散砂基或采用换砂处理时,对于夯实的抛石基床底层应设置约0.3m厚的二片石垫层,以防止基床块石大夯震动时陷入砂层内。 6、抛石的重量和质量 ⑴、重量:块石的重量既要满足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的稳定性,又要考虑便于开采,运输。一般采用10~100kg的混合料。 ⑵、质量:要求块石块石不被夯碎,遇水不软化、不破碎,未风化。 对于打夯的基床:≮50MPa(水中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对于不打夯的基床:≮30MPa。 7、基床顶面的预留沉降量 ⑴、夯实基床:只考虑地基沉降的预留量(参见《土力学》教材)。 ⑵、不夯实基床:除考虑地基沉降外,还应考虑基床本身的压缩沉降量: △=αkσd 预留倒坡0%~1.5%,以防止外倾。对于岩基,带卸荷板的衡重式码头,可不留倒坡。 二、 墙身和胸墙的构造 针对设置前趾且高出基床面的码头,为了防止船底碰撞码头前趾,应保证前趾与船舶舭龙骨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0.3m。 ㈡ 变形缝的设置 码头结构中一般将沉降缝和伸缩缝合二为一,成为变形缝,即一缝两用。 1、位置:⑴新、旧结构衔接处;⑵水深或结构型式变化处;⑶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处;⑷基床厚度变化处;⑸沉箱接缝处等。 2、缝宽:2~5mm,垂直通缝。 3、间距:在考虑上述因素外,一般10~30m不等。 ㈢、胸墙构造 1 胸墙的型式 ⑴、现浇砼胸墙:结构牢固,整体性好,是采用最多的 一种型式。 ⑵、浆砌石胸墙:可节约模板,就地取材,但断面不宜过小,并要注意砌筑质量,保证有良好的整体性。 ⑶、预制砼块体胸墙:预制块体之间应采取良好的整体联系措施。 2、顶宽:一般≮0.8m,对于停靠小型内河船舶的码头≮0.5m。 3、底宽:按抗滑、抗倾稳定性计算确定。 4、底高程:原则上应尽量放低,以增加胸墙的整体性和足够的刚度,但对现浇或现砌的胸墙,底高程不得低于施工水位。 施工水位:为了现浇若干节点(胸墙,桩帽等),低于该节点底面的水位在水位过程线上出现的时间为h,施工队伍根据机具及组织能力,在该时段内能保证完成该节点的现浇施工任务,则该水位即为施工水位。 5、胸墙顶的预留沉降量(不包括现浇胸墙前的沉降量)按砌筑胸墙后的沉降,即后期沉降预留。 ㈣、码头端部的处理 顺岸式码头端部一般采用两种处理方式: 1、在端部设置翼墙:端部可用来停靠小船,节省岸线长度。适用于码头不再接长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不均匀沉降,使结构出现裂缝。当翼墙长度超过10m,应设置变形缝。 2、在端部做顺岸式斜坡台阶 适用于码头有扩建,接长要求的情况,不会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但要求码头端部有富裕地形。 ㈤、增强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适当提高材料的强度标号;适当增大构件厚度和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采用耐侵蚀性强,抗磨性高和抗冻性能好的新材料;采用花岗石或预制钢筋砼板镶面。 三、 墙后回填 ㈠、墙后回填的形式 1、抛石棱体加倒滤层:减少土压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压后墙身端面减小,节省砼用量,经济效果显著,故在实心方块码头中多采用。 2、直接回填细粒土,只在墙身构件间的拼装缝处设倒滤设施,防止土料流失。多用于沉箱、护壁、空心块体码头。 ㈡、抛石棱体构造 1、断面形式 ⑴、三角形:以防止回填土流失为主,减压效果较差,抛填料量最少。 ⑵、梯形、锯齿形:以减压为主,兼防止回填土流失。 锯齿形与梯形相比在减压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节约抛石量,但施工工序多,影响工期,质量不易保证。因此,对锯齿形一般不多于二级最多可采用三级。 2、构造 棱体顶面应高出预置安装的墙身比不小于0.3米 ㈢、倒滤层构造 1、位置:抛石棱体顶面,坡面,胸墙变形缝及卸荷板顶面及侧面接缝处。 2、形式 ⑴、碎石倒滤层:①可分层;②不分层:采用级配较好的天然石料(或粒径5~8mm的碎石)一次合成,厚度≮60cm。 ⑵、土工织物倒滤层:直接设置在墙身接缝处的土工织物宜双层布置,抛石棱体后可单层布置。土工织物的技术要求参见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 ㈣、回填土 就地取材,取土方便,运距近,易密实,有一定承载力,产生土压力小。 Ⅲ、重力式码头的一般计算 一. 重力式码头的设计状态 重力式码头的设计应考虑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况:在结构使用期按承载能力极限
重力式码头.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