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第七课 小 扎 染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 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虽然它不光只属于贵州,但也算得上咱们贵州民间的一种印花特色。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 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贵州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1
《小扎染》教案 .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