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第1课 四通八达的道路 教学目标: 了解网状的公路以及公路的等级;道路怎样建成的,在道路建设中还要添加哪些交通设施。 教学重点:道路的建设。 教学难点:网状公路以及公路的等级划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在这里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假期有没有出远门?去了哪里?是坐什么车去的?(学生自由汇报) 师:想一想,我们如果坐火车要走什么路?(铁路)坐客车呢?(公路)公路比起铁路来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四通八达的道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网状的公路”。 (出示一幅公路交通图)同学们看看这幅公路交通图像什么?(一张网) (1)看书说说:什么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公路按功能和客流量又可以分成哪几级公路?(学生看书回答) (2)思考:高速公路上的护栏起什么作用? (3)看图说说:公路上的几个车道都是做什么用的?应急车道可以用来处理哪些事情? (4)想一想:哈伊公路应该属于哪一级别的公路? (5)教师简单讲解“铁轨”和“轻轨”。 2、学习“道路的建设” 师:各种各样不同级别的公路都为我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方便,我们在享受公路带给我们的方便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修建公路的建设者和设计者。一起来看一看道路的建设。 看书中道路建设示意图,说说: (1)在道路建设时需要铺设几层?每一层的材料是什么?分别起什么作用? (2)看图说说修路时的机械都分别用来干什么? (3)书中所说的交通附属设施你都认识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交通设施?说一说。 (4)教师讲解“安全岛”、“绿化带”的作用。 师:这些交通附属设施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为我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保护这些交通设施。 3、尝试体验,走进“体验屋”。 看书“体验屋”要求:说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人工修建的街道,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措施?画一画平面图。(学生动手操作) (三)反思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老师同学分享一下。 (四)总结:我们感谢这些建设者,也感谢那些施工人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习,将来好建设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高速公路 网状的公路: 1四通八达的道路 普通公路(一、二、三、四级) 道路建设:(绿化带、路灯、安全岛……) 教学反思: 《技术》第2课 形态各异的桥梁 教学目标: 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 2、知道世界上桥梁分类方法;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谈话:同学们,请看一组有关桥的图片,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桥? 2、学生观看后回答。 (有公路桥、铁路桥、管道桥、多用桥等) 3、提问:你们知道桥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4、学生回答。 (由上部的跨越部分和下部的支承部分组成的。 跨越部分——桥身、桥面 支承部分——桥台、桥墩) 5、一般会在哪些地方修建桥梁? 6、提问:世界上的桥梁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7、学生根据教材10——11页归纳总结。 (1)梁桥——主要靠横搁在桥墩、桥台上的梁承受桥面的重量。 有:简支梁桥、悬臂梁桥、边续梁桥 (2)拱桥——依靠弯拱将桥面的重量分散到桥台或桥墩上 有:下承式拱桥、上承式拱桥 (3)斜拉桥——由主梁、钢索和桥墩上的塔架组成,跨越能力大,结构受力合理,外形轻巧美观。 斜拉桥的桥面重量是靠什么支撑的? (4)悬索桥——有高高的桥塔,长长的缆索一头固定在桥塔上,另一头固定在岸上坚固的桥台中。 8、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9、对你见过的桥进行归类,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桥。 10、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11、桥是怎样建成的? 桥的建造包含很多学问,从选址、设计、准备材料、建造,到建成后的质量检测和维护保养,都需要造桥人付出很多智慧和劳动。 12、思考:独木桥是怎样建造的? 13、体验屋: 我们在野外行进中有时会遇到障碍物,怎样才能跨越它们呢?如果因蚶引起教室中进水,可用什么办法转移而不弄湿双脚呢? 教学反思: 《技术》 第3课 繁忙有序的交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交通设施信息,了解各种交通管理设施的功能。 2)了解陆地、水上、空中等交通方式的指挥调度中心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3)认识各种交通标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交通设施信息,了解各种交通设施。 2)了解陆地、水上、空中的各种交通设施的作用,是使整个交通系统更加安全、有序、高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信息收集,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无论是陆地、水上还是空中交通,人们通过调度中心,指挥并利用各种交通设施来管理交通,努力确保交通状况安全、有序、高效。 教学准备: 各种交通设施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通过图文或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某些交通繁忙地区的道路状况(通畅、拥堵或阻塞),对比产生这些状况的环境因素(如:有没有交通标志、有没有交通警察、有没有交通信号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继而初步引出本文核心:人们利用各种交通设施管理交通,使之更加安全、有序、高效。 另:还可在课前提前布置学生亲自观察或向家人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交通状况(甚至可以是小区内的交通状况,如顺畅或拥堵),了解引起这些交通正常或异常状况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时的技术关注点及安全事项等。 2、讨论:说说你知道的交通管理设施,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思考:警察指挥交通时的手势是否也是一种交通标志? (二)观察与实践 活动一:认识陆地交通设施 1、认识常见交通标志。 1)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牌,说出各种交通标志牌上的符号各表示什么意思? 2)信号灯的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道路上的交通车辆。 3)电子引导牌的作用——事先告知驾驶员前方道路交通状况,合理疏导车辆前进方向,避免交通阻塞持续恶化。 4)电子摄像头的作用——帮助交通指挥中心实时了解重要道路或路口的交通状况,为管理者提供交通疏导处置方案的基本依据。部分摄像头还具有提取交通车辆违章证据的功能。 2、小结:公路交通标志中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四种。 3、思考:铁路道口采用什么设施保障火车和行人的安全? 活动二:认识水上交通设施 1、创设情景:出示水上交通设施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如航道浮标、灯塔等。 2、问题1:假如你是一个船长,驾驶着一艘船从很远的地方回来,夜间在茫茫大海航行,怎样才能知道前方陆地的方位?如何向着码头的正确方向行驶? 问题2:你还见过哪些水上交通设施?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它们的形状和功能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 4、教师介绍:港口导航设施包含常规、电子和卫星导助航设施。导航标志也称为航标,有浮标、固定标、导标和灯塔等; 1)航道浮标——标示航道、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用锚或沉石固定。浮标在航标中数量较多,设置于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发光的浮标称为灯浮,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 2)灯塔——用以引导远处船舶接近港口,或用以指示礁石、浅滩等危及航行的障碍物;虽然现代科技发达,但并不能完全代替灯塔的作用。灯塔是高塔形建筑物,在塔顶装设灯光设备。位置应显要,并注意其该有特定的建筑造型,易于船舶分辨,同时成为港口景点之一。 3)其他设施: 电子导航设施即船舶通航服务站(VTS),利用岸上雷达测定进出港船位,用高频无线电话(VHF)向船舶提供导航信息,协助船舶进出港航行。 卫星导航(GPS)系统是先进的导航设施,它是在陆上和船上分别设有接收和发射装置,通过人造卫星传递信息,从而及时、准确地控制船位,使船舶安全进出港口。 5、讨论:设置航标的目的是什么? 在于标明航道的界限,针对暗藏的危险障碍物,如岩礁、浅滩、拦门沙和航道弯段等,给予警示和引导,使船舶得以安全而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活动三:认识空中交通设施 1、创设情景:出示飞机场及飞机跑道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问题1:哪位同学乘坐过飞机?说说你在飞机场的所见所闻吧! 问题2:说说你认为夜间飞机降落需要什么样的灯光?说出你知道空中交通设施有哪些? 2、讨论、交流。 3、介绍:机场跑道灯光系统——民用机场的灯光设备都是目视助航设备。尽管许多飞机都安装了各种先进的无线电助航设备和仪表着陆系统,但在飞机进近至滑行的最后阶段,这些灯光仍是不可缺少的。目前的机场助航灯系统一般分为进近、着陆、滑行三类。可在不同类别和飞行条件的跑道上装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机场灯标,是一组旋转的红色和绿色灯组 。 2)进近灯光系统,安装在跑道进近方向的跑道延长线上,为白色,二类以上有顺序闪光灯。 3)目视下滑角度指示系统(VASIS),为两组独立的灯组,分为上风灯和下风灯两部分。 4)精密进近航径指示器(PAPI),安装于跑道左侧,一排四个灯。 5)跑道入口灯,跑道末端不大于3米处安装,进近方向看为绿色 6)接地区灯,跑道入口起,按间距30米
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1.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