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
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
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
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
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
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
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 教师谈话引入: 6 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 创设游戏情境,
境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 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激发学生参与
创 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 学习活动的兴
设 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 趣,体验学习的
准备好5把椅子) 快乐。
探 (一)认识多少 两次游戏的设
究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计目的在于引
与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 学生讨论,知道有6 个小朋 导学生在玩的
体 你知道了什么? 友,5 把椅子,小朋友多, 过程中发现问
验 椅子少。 题,体验多少和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 同样多的含义,
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 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提高学生参与
少? 活动的积极性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 和主动性。
结。
(二)认识同样多 6 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 他学生观察讨论。
1
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
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
一次游戏,怎么样?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
有座位了。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
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 样多
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
小结)
实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通过让学生动
践 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 手摆、动口说,
与 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把所学知识应
应 用到实践活动
用 中,提高学生动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 手操作及对知
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 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识的应用能力。
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 通过让学生观
道的? 察图画比较多
少,提高学生观
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
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 情境引入: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
境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 动,即贴进生活又
创 一比高矮,谁想来?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
设 趣,创设了良好的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 学习氛围。
矮。 断、交流。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
高谁矮?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 让学生亲自比较,
探 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 矮,全然汇报交流, 广泛交流,认识高
究 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 比较结果。 矮,充分体现学生
与 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的主体性,达到人
体 人参与的目的。
验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
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
2
长,哪个短。 学生自由发言。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