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教学设计 (2010-10-13 12:32:37) 转载 标签: 教学内容: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解比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1.填一填: (1)由5:10/3=2.4:1.6可得5×(? )=(? )×(? ) (2)由2.4/2.1=10/15可得1.4×(? )=(? )×(? ) (3)由a/3=4/b可得a×(? )=(? )×(? ) 师问:以上三题的变形都是依据的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口述其内容) 2.解方程:(1)1/5x=1/4×3????????? (2)1.5x=2.5×6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过程,教师将(2)板书,作为新课中解比例的解题过程) 二、探究新知 max.book118.com:2.5=6:x,让学生在复习了解方程的基础上试着求出x的值。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解题过程。(教师在板书解题过程的时候强调几点:(1)解题之前要先写“解”。(2)在变形的时候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一项写在等号的左边) 学生在交流完方法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再次分析一下该题与上面解的方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比例)教师就此给出什么叫解比例?并板书课题。教师继续问学生: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来解的比例呢?(学生很容易说出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简易方程) 试一试:解比例:(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演板) (1)x:10=1/4:1/3?????????????? (2)12/2.4=3/x 全班学生对黑板上的解题进行评判,及时纠正错误。 2.出示例2(小黑板)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子,然后试着进行解答。可能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原塔的高度是模型的10倍,所以模型的高度应该用320÷10=32米。也有同学会理解为:模型的高度是原塔高度的1/10,所以模型的高度就等于320×1/10=32米。)通过学生的几种想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即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比例解决的关键是找到关系式: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学生找到关系式后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对照课本上的进行纠正。 三、巩固练习 1.? 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2)x和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max.book118.com。 (4)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以上习题先由学生独立列出比例,不要求解比例,然后全班交流。关键是检查学生在写比例时各项的位置是否准确,特别是第(4)小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比例。比例列正确以后分组进行解比例,每一组解决一个问题) 2.小刚在教学楼前测得自己的身高与影子长度的比为5:4,这时教学楼的影子长12米,教学楼的高度是多少米?(该题由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问题,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会遇到困难:小刚与教学楼似乎不存在任何联系。教师可以就此给出一个常识: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高度和影长的比的比值都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小刚的身高:小刚的影长=教学楼的高度:教学楼的影长,然后根据这个关系式只需要设教学楼的高度为x米,就可以得出比例:x:12=5:4。即可求出x的值。) 四、课后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见教材
解比例.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