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 李峤 一.作者与诗 作者李峤 风 带来了... 风 艺术与魅力 李峤(644~713),字巨山。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历仕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三度高居相位。 在唐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对于律诗和歌行的发展,巨山承前启后,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一度成为文坛鲁殿灵光,为世人所宗仰。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唐玄宗登花萼楼,梨园歌者唱《汾阴行》,当听至结尾四句时,玄宗凄然涕下,起身赞叹作者“诚才子也”。巨山写《风》诗,高人一筹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经过江河时 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 能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风让我们感受着柔韧的力量,同时透析出作者李峤恬淡的心境与执著,风在文人心中 艺术特色 作为一首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未出现风字,但字里行间皆能捕捉到风的身影。风恰似无形,但流动生成却是有形,营造出飘渺又真实的意境。 夸张手法。“解落”“能”“千尺浪”“万杆斜”作者以老友的姿态侃侃而谈,凸显风的力量,张扬风的个性。 虚实结合。四组量词的运用,三秋、二月实指,千尺、万杆虚指,将景致的开阔与欢欣悲伤的情感投注在风的怀里。 二.诗的延伸 1.古代文人骚客并不只看到风的力量,关于水,草...自然物的力量,他们也有诸多描写,请大家思考并举例说明。 answer: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 2.诗人描写的风,具有十足力量,当今社会风的力量依旧,或者说更甚当年,应用范围在无限扩大之中,谁能告诉大家 利用风的力量 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answer: 风能做动力: 水泵提水、风力发动机铡草、磨面和加工饲料 风力发电 :丹麦荷兰等地风车发电,英国住宅的微型风能电机... 我国古代利用风力驱动的帆船、明代开始应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用于农产品加工的风力机械;现代我国多利用风能发电,缓解资源紧张 回顾与任务 回顾 作者与诗歌 简介,艺术特色 诗歌延伸与思考 任务 查找唐史上的“文章四友”及其代表作 了解荷兰大风车相关内容,分析利与弊 谢 谢 * *
解落三秋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