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有4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选读课文8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连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四五个栏目组成,其中固定栏有:“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4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教学重点: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教学难点: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得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3人。在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都乐于参加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大部分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能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很多的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的习惯。写话的兴趣逐渐浓厚。从上学期的期末表现看来,大部分中间学生呈良好的上升趋势,成绩提高显著。重点是后进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对学习任务的恒心与毅力,在整个良好的学风环境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学期的能力训练的重点是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再现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思维情感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四、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一组 1 -- 4课 15--16课时 1、2周
第二组 5 -- 8课 13--15课时 3、4周
第三组 9-- 12课 12--14课时 5、6周
第四组 13--16课 12--14课时 7、8、9周
第五组 17--20课 12--13课时 10、11周
第六组 21--24课 13--15课时 12、13周
第七组 25--28课 14--16课时 14、15周
第八组 29--32课 13--15课时 16、17周
复习 18、19、20周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3、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采取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上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在感悟中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阅读思考习惯的培养。
4、教学中从每个知识点入手,做到精讲细抓,重点突出。
5、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习小组长带好头,随时进行辅导检查,充分利用可用资源,促进平衡发展。
6、与学困生谈心,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
7、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课古诗《古诗两首》,两篇精读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一个语文园地。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而自豪的 思想感情。
5、会写规范字、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说话。
三、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写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按参观顺序讲述所见所闻的表达方法。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安排:
1 《古诗两首》 2课时
2 《桂林山水》 2课时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4 《七月的天山》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5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
六、基本功训练重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课文内容,激发美感,感受语言魅力。对于精彩得片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七、检测试题:
一、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参( )( ) 调 ( )( )
( )( ) ( )( )
和( )( ) 假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骆驼 乳白 海洋 西沙群岛 小兴安岭 陕北 岛屿 松鼠 墨绿 酱紫 森林 海龟 沙漠 青蛙 嫩黄 井冈山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三、下面的句子有的是比喻(打比方),有的是拟人(把动植物或无生物的当成人来写)。请你挑出来,标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1.笋芽儿醒过来了。(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四、选词填空:
镇静 安静 普遍 普通
1.立安遇见敌人,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 )下来,应付敌人。
2.我爷爷是个( )的退休工人,但他十分关心厂里的事。
耐心 细心 仔细
3.每当同学们做错了事,老师总是( )地教育。
4.我们做完作业,要( )地检查。
反复 重复
5.我没听清楚,请你( )一遍。
6.这个问题我( )思考过了。
1、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洞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思维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理解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情或理。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录象带、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想背哪首就背哪首,先背给学习伙伴听,然后再大声背给全班同学听。
2、看来同学们真不一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学的更好。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预习内容设计:
1、收集有关资料或查找有关工具书,了解李白、刘禹锡两位诗人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试着自读、理解两首古诗;(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讲每首诗的意思;(3)解决不了的可以记录下来,以备质疑。
3、学生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汇报对李白、刘禹锡的初步了解。
4、学生结合自学情况汇报对两首诗的初步理解。
5、学生质疑。
三、新授:
四年级语文备课.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