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最高科技奖得主 主编:刘博轩 吴文俊 吴文俊,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解决了人们的粮食问题。 黄昆 黄昆,国际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黄昆,青年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年时期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60岁后又重攀上世界科学高峰,如今桃李满天下,闻名海内外。可以说,除了诺贝尔奖,作为一个中国物理学家,黄昆几乎得到了所能得到的一切荣誉。 王选 王选,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金怡濂 金怡濂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东生 刘东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 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叶笃正 叶笃正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他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吴孟超 吴孟超,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 ,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李振声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闵恩泽 闵恩泽,中国催化剂之父、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吴征镒 吴征镒,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他是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 *
我国近年最高科技奖得主.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