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干溪中小学 李春茂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区别。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1、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2、学生汇报想法。(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第二种方案帮忙转告。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知道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工作效率会更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动起手来,节时间,提效率,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 方案3:相互转告
五年级数学__打电话教案__李春茂.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