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 指事 形声字 会意字 象形 象形 左耳旁“阝(阜)”的字一般都与山岭或阶梯有关。 阴(山北) 阳(山南) 陆(高地) 隅(山旮旯) 险(山陡峭) 阻(山高成阻) 陵(大土山) 陡 阶 阪 降 …… 小篆 采 cǎi “ ”是表示向下的手(爪)的变形,“木”表示与树木有关。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就是“采”。 同学们,你们可不要把“采”字写成“ ” 呀! 羔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gāo “羔”本来指把羊( )放在火( 灬)上烤,是烤全羊的意思。因为幼羊容易烧烤,并且味道鲜美,所以引申为小羊。现在泛指幼兽,如羊羔,狼羔等。 金文 瓜 guā 小篆 隶书 “瓜”字的“ ”像“瓜秧”的样子,“厶”像藏在瓜秧中的“瓜”。最早画的是一个结在瓜秧上的瓜的样子,非常生动传神,后来逐渐简化,变成现在的样子。 “瓜”和“爪”容易弄混,你可要记清它们的区别呀! 小篆 冠 guān 冖 + 元 + 寸 =( ) 冠 张冠李戴 树冠 guān guān “冠”字后来还读冠(guàn)的音,表示“居第一位”等意思。 冠(guàn)军 用手( 寸)持帽子( 冖)加在人( 元)的头上,是什么字?——“ 冠”! + + =( ) 火 “火”字就像是火焰的形状。 火字后来作了偏旁,写在字的左面,叫火字旁;在字的下面,则写成四点“灬”,叫火字底。火字旁、火字底的字,意思多和火、火光有关。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小篆 隶书 金文 甲骨文 火 灬 灯 灶 灿 炒 炊 炕 炉炼 炸 炮 烤 烘 烧 烛烟 焰 煤 熄 熔 煎 热煮 焦 熟 羔 …… 金文 小篆 金文 寇 kòu 宀 + 元 + 攴 =( ) 寇 落草为寇 外寇 海寇 主人( 元)在屋子( 宀)里住着,一个人突然手持木棒( 攴)闯进屋内,凶狠地击打主人,这个人是什么? 是侵略者!是强盗!是“寇”! + + =( ) 木 我们的祖先在最初造字时按照树木的样子造了“ ”字。这个字形,上部像树枝,中间像树干,下面像树根,是不是和树木的形状很相似呢?这个字演变到现在,就变成了今天的“木”字。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字后来又被用作偏旁或部首,凡是用“木”字作偏旁或部首的字,意思大都和树木有关。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杨 柳 桃 李 松 树桌 椅 枝 柜 栏 样柱 框 案 棋 …… 木 有句话叫“独木不成林”,反过来,刚好说明“林”字的原创意思:很多树长在一起就是一个林子。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森字的意思了:三个木叠加在一起,表示比林子里的树木还要多,这不就是大森林——大片生长的树林吗? 甲骨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牛 níu 水+青=( ) 心+青=( ) 日+青=( ) 言+青=( ) 目+青=( ) qīng qīng qīng qīng qīng 清 情 晴 请 睛 qīng qíng qíng qǐng jīng “清请晴情睛”都包含一个“青”,它表明含有基本字“青”的字读音大都和“qing”有关;“清请晴情睛”的意思分别和偏旁或部首“氵讠日忄目”有关。 艹+分=( ) 口+分=( ) 米+分=( ) 心+分=( ) 目+分=( ) fēn fēn fēn fēn fēn 芬 吩 粉 忿 盼 fēn fēn fěn fèn pàn “芬吩粉忿盼”都包含一个“分”,它表明含有基本字“分”的字读音大都和“fen” 有关;“芬吩粉忿盼”的意思分别和其偏旁或部首“艹口米心目”有关。 艹+采=( ) 足+采=( ) 目+采=( ) 彡+采=( ) cǎi cǎi cǎi cǎi 菜 踩 睬 彩 cài cǎi cǎi cǎi “菜踩睬彩”都包含基本字“采”字,读音大都和“cai”有关;“菜踩睬彩”的意思分别和他们的偏旁或部首“艹足目彡”有关。 形声字规律:“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 “菜踩睬彩”都包含基本字“采”字,读音大都和“cai”有关;“菜踩睬彩”的意思分别和他们的偏旁或部首“艹足目彡”有关。 形声字规律:“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 艹+采=( ) 足+采=( ) 目+采=( ) 彡+采=( ) cǎi cǎi cǎi cǎi 菜 踩 睬 彩 cài cǎi cǎi cǎi “大”最早是从正面描绘人的形象。我们的祖先认为,天地间人是最伟大的。“大”的本义是人的正面形象,后来才做了形容词,表示大小的“大”等意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大 dà 那么,在人(大)的两只胳膊下面各加上一点表示什么意思,会是什么字呢? 金文 小篆 最早的“肉”字画的是切成一大块的肉,指的就是肉类,非常直观,叫人一看就明白。后来逐渐变化,才变成现在的肉字了。肉字后来又作了偏旁,写在下边仍然是肉字,写在左边则和月亮的“月”一样了。凡是肉字旁的字,意思大都和肉或人体有关。 想一想,“肉(月)”字作偏旁或部首的字是不是大都和人体有关?这些字中的基本字是不是大都和读音有关呢? 肉 肉(月) 腿 腰 背 臂 胸 脯 肝 胆 胳 膊 脸 脏 股 肌 肤 肢 肠 膀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水 shuǐ 最早的“水”字,我们的祖先画的就是流淌的水。水字后来又作了偏旁,水字旁的字,意思大都和水或液体有关。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泉 浆 河 洋 湖 沟 洗 泳 浪 淋 清 滤 注 泻 潮 汐 洲 润 …… 水(氵) 手 和“手”字有关的字形有很多,如 、爪、 、又、攵、攴……但是,最常见的还是“扌”。 想一想,“扌”作偏旁的字,意思是不是大都和手有关?读音是不是大都和基本字有关? 甲骨文1 金文1 小篆 金文2 甲骨文2 甲骨文3 牢 láo 你明白了吗?最早的“牢”字指的是“牲口的圈(juàn)”。从字形上可以看出,在圈里围着的既有牛,又有羊,还有马呢!也许是“牛”为人们做的贡献最大吧,最后人们就用圈里(宀)围着一头牛(牢),来表示“牲口的圈”这个意思了。 亡羊补牢: 亡:丢失;牢:牲口圈。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门 mé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最早的“门”字,画的就是一道门框、两扇门的样子,非常形象。 后来,“门”字作了部首,凡是“门”部的字大都和“门”有关,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象 xiàng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我们的汉字非常有意思,我们的祖先先把要表达的字用画画的方式画出来,然后逐渐简化,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你看,“ ”像不像是大象的眼睛和长鼻子?“ ”像不像是大象的身体和尾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龙 lóng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风作雨的神奇动物。它头上长角,身上有鳞,有胡须,爪子很锋利,还善于变化,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所以你看,最早画的“龙”字就有头有尾,身子弯弯,背上还画了像鳞、鳍一样的线条。 叶公好龙 叶公喜爱龙,并非真意,只不过是摆摆爱好龙的样子。比喻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质上对这种事物并不了解事需要,甚至对其畏惧。 亡羊补牢: 亡:丢失;牢:牲口圈。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鹿 l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古人在造表示动物的字时,很善于捕捉它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读懂他要讲的内容。“鹿”字就是这样,那两个美丽的长鹿角多明显啊!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鹿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宀 “宀”像一座房子的形状,作部首时称为“宝盖头”。在我们的汉字中,由 “宀” 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宫 室 宅 家 牢 寝 宿 宇 宙 宗 安 灾 寓 …… 甲骨文2 甲骨文1 小篆 口 kǒu 最早的“口”字像是照着人的嘴巴画的。一开始类似半圆,后来才写成了方块字。 “口” 字后来作了部首,在我们的汉字中,由口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嘴有关。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口 吃 喝 呼 喊 叫 叹 鸣 嘴 唇 唱 咳 嗽 吐 吞 咽 哎 呀 吹 …… 1.意思和“门”有关的字: 闩闪闯闺闭闲闸…… 问闷闻扪闽们…… 2.读音和“门”有关的字: 《三国演义》里,杨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才子,当时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为曹操办事很得力。 一次,曹操要造花园。花园落成时,曹操去观看,既不说好,也不说坏,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开了。人们议论纷纷,猜不透他的意思。杨修看了,微微一笑,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工匠把门改窄了些。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去看。曹操非常高兴,问道:“是谁明白我的意思?”左右回答:“是杨修!” 曹操虽然表面上称好,而心底里却很忌讳。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又由于杨修恃才放旷,曹操最后找了个借口,把杨修杀了。 阔 kuò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鸟 niǎo 你看,最早的“鸟”字,多么像是一只鸟的侧面画像,头、尾、足、羽俱全。 同学们,你在写“鸟”字时,可千万不要把小鸟那美丽的眼睛(丶)丢掉呀! 女 nǚ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金文 最早的“女”字画的是女人跪坐的形象。因为古代女子在家里地位不高,常见的仪态就是双膝跪地,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最后,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女”字
象形、会意、指事.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