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3.17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6 10:12:5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doc介绍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1
第一讲  智巧趣题
1.用6根长短、粗细一样的火柴棍拼出四个等边三角形(即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如何拼? 2.一只挂钟,1点整敲1下,2点整敲2下……12点整敲12下,每半点整敲1下。一昼夜(24时)一共要敲多少下?3.打靶时,小林和小峰各打了三枪,环数为1,2,4,5,7,9环。已知小林的总环数比小峰的总环数多6环。哪几环是小峰打的? 4.五个小朋友围坐在一个大圆桌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为1,2,3,4,5号。老师给1,2,3,4,5号小朋友分别发1,2,3,4,5个苹果。从5号小朋友开始,依次按顺时针方向看,若邻坐的苹果比自己少,则送给对方一个;若邻坐的苹果不比自己少就不送。照此做下去,到第三圈为止,他们每人手中各有多少个苹果? 5.球场休息时,保管员慌忙中把甲、乙、丙三个运动员先前交给他的水瓶都递送错了,结果甲喝的是丙的。乙、丙各喝的是谁的? 6.有一个台称,只能称40千克以上的重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重都在20~39千克之间,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体重。用这台称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自的体重? 7.(1)三个小朋友三分钟削三支铅笔,九个小朋友六分钟削几支铅笔?? (2)三只猫三天吃三只老鼠,六只猫几天吃18只老鼠?答案1.如下图的立体图形。??  2.180下。  3.2,4,5环。提示:[(1+2+4+5+7+9)-6]÷2=11,只有2+4+5=11。  4.每人都是3个。  提示:初始及各圈结束后,每人的苹果数如下图:?? ?  5.乙喝的是甲的,丙喝的是乙的。  6.先甲、乙、丙合称,设重量为a千克;再甲、乙合称,设为b千克;再甲、丙合称,设为C千克。由此求出:丙=a-b,乙=a-c,甲=b+c-a。  7.(1)18支;(2)9天。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①17×100?????????  ②1112×5??????????????  ③23×9? ④23×99??????????? ?⑤12345×11????????????  ⑥56789×11? ⑦36×15       ⑧123×25×4    ???  ⑨456×2×125×25×5×4×8 ⑩25×32×125????????(11)3600÷25 答?? 案①17×100=1700  ②1112×5=5560  ③23×9=230-23=207  ④23×99=2300-23=2277  ⑤12345×11=135795  ⑥56789×11=624679  ⑦36×15=(36+18)×10=540  ⑧123×25×4=123×(25×4)=12300  ⑨456×2×125×25×5×4×8  =456×(2×5)×(25×4)×(125×8)  =456000000  ⑩25×32×125  =(25×4)×(125×8)  =100000????(11)3600÷25?????=36×100÷25???? =36×4???? =144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12×4×25;(2)125×13×8;(3)125×56;(4)25×32×125。  2.(1)125×(80+4);(2)(100-8)×25;(3)180×125;(4)125×88。  3.(1)1375÷25;(2)12880÷230。  4.(1)(128+1088)÷8; ?  (2)(1040-324-528)÷4; ?  (3)1125÷125;  ? (4)4505÷17÷5。  5.(1)384×12÷8;  ? (2)2352÷(7×8);  ? (3)1200×(4÷12);  ? (4)1250÷(10÷8);  ? (5)2250÷75÷3;  ? (6)636×35÷7;  ? (7)(126×56)÷(7×18)。答 案1.(1)1200;(2)13000;(3)7000;(4)100000。2.(1)10500;(2)2300;(3)22500;(4)11000。  3.(1)55;(2)56。4.(1)152;(2)47;(3)9;(4)53。5.(1)576;(2)42;(3)400;(4)1000;(5)10;(6)3180;(7)56。
  1.1,2,3,4,5,( ),7…
2.100,95,90,85,80,( ),70
3.1,2,4,8,16,( ),64
  5.2,1,3,4,7,( ),18,29,47
6.1,2,5,10,17,( ),37,50
7.1,8,27,64,125,( ),343
8.1,9,2,8,3,( ),4,6,5,5
1.等差数列,括号处填6。2.等差数列,括号处填75。3.等比数列,括号处填32。
5.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括号处填11。
6.后项-前项=前项的项数×2-1,括号处填 26。
7.立方数列,即每一项等于其项数乘以项数再乘以项数,括号处填216。
8.双重数列,括号处填7.
答案2:1.5。提示:中间数=两腰数之和÷底边数。2.45;1。提示:中间数= 周围三数之和×3。
3.(1)13。提示:中间数等于两边数之和。(2)20。提示:每行的三个数都成等差数列。
4.横行依次为60,65,70,75,325;40, 65, 90, 115, 325。
5.14。提示:(23+ 5) ÷ 2=14。
1.观察下面已给出的数表,并按规律填空:
2.下面一张数表里数的排列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找出规律之后,按照规律填空。
1.第5行的括号中填25;第6行的括号中填37。
2.这个数表的规律是:第二行的数等于相应的第三行的数与第一行的数的差的2倍.即:8=2×(6—2),10=2×(10—5),4=2×(9—7),18=2×(20—11).因此,括号内填12。1.弟弟今年15岁,姐姐今年20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7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2.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3.红红与兰兰共有61本书,红红给了兰兰5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3本书,红红现在比兰兰少2本书。问: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4、张三、李四两人一人拿了一个酒瓶,里面都放着酒,两人想把酒分匀,李四先把自己酒瓶中的酒往张三瓶中倒,使张三瓶里的酒成了原来的2倍,又把张三的酒往李四瓶中倒,使李四瓶中的酒增加到3倍。这样倒了两次,还是没分匀,张三瓶中有酒160克,李四瓶中有酒120克。请问张三、李四瓶中原来各有多少酒?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6.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7.甲、乙两校教师的人数相等,由于工作需要,从甲校调30人到乙校去,这时乙校教师人数正好是甲校教师人数的3倍,求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多少人? 8.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14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答案1.姐姐40岁,弟弟35岁。2.50粒,34粒。解:年龄差为20-15=5(岁),解:(28×3+16)÷2=50(粒),50-16=34(粒)。
 姐姐(75+5)÷2=40(岁), 弟弟40-5=35(岁)。
3.红红36本,兰兰25本。解: 原来红红比兰兰多5×2+3-2=11(本), 原来红红有(61+11)÷2=36(本), 兰兰有61-36=25(本)。
4、张三120,李四1605.杏树棵数:90÷(3-1)=45(棵)桃树棵数:45×3=135(棵)。
6.把第二块布剩下的米数看作1倍数:7.把甲校调走30人后的甲校人数看作1倍:  (74-50)÷(3-1)=12(米)(30×2)÷(3-1)=30(人)  剪去的米数: 50-12=38(米)。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 30+30=60(人)。
8.(25-14)÷(2-1)+25  =11÷1+25  =11+25??? =36(米).
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2.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3.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  甲判断:不是铁,也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4.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答? 案1.甲是日本人,乙是中国人,丙是英国人。
2.乙和丁是盗窃犯。  解答过程: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