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控机床控制原理 §3-1 数控机床控制基础 §3-2 插补原理 §3-3 刀具补偿原理 §3-4 PLC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程序一般包括刀具半径、长度补偿、速度计算以及辅助功能处理。 加工中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动换刀装置,在一次加工中使用多把长度不同的刀具,需要有刀具长度补偿功能。 轮廓铣削加工:为刀具中心沿所需轨迹运动,需要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车削加工:可以使用多种刀具,数控系统具备了刀具长度和刀具半径补偿功能,使数控程序与刀具形状和刀具尺寸尽量无关,可大大简化编程。 铣刀主要是刀具半径补偿; 钻头只需长度补偿; 车刀需要两坐标长度补偿和刀具半径补偿。 具有刀具补偿功能,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可以按零件实际轮廓编程,加工前测量实际的刀具半径、长度等,作为刀具补偿参数输入数控系统,可以加工出合乎尺寸要求的零件轮廓。 刀具补偿功能还可以满足加工工艺等其他一些要求,可以通过逐次改变刀具半径补偿值大小的办法,调整每次进给量,以达到利用同一程序实现粗、精加工循环。另外,因刀具磨损、重磨而使刀具尺寸变化时,若仍用原程序,势必造成加工误差,用刀具长度补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刀具长度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 1.刀具长度的概念 2.刀具长度补偿指令 3.刀具长度补偿的两种方式 1.??刀具长度补偿 以数控车床为例进行说明,数控装置控制的是刀架参考点的位置,实际切削时是利用刀尖来完成,刀具长度补偿是用来实现刀尖轨迹与刀架参考点之间的转换。如图3-35所示,P为刀尖,Q为刀架参考点,假设刀尖圆弧半径为零。利用刀具长度测量装置测出刀尖点相对于刀架参考点的坐标xpq,zpq,存入刀补内存表中。 零件轮廓轨迹是由刀尖切出的,编程时以刀尖点P来编程,设刀尖P点坐标为xp,zp,刀架参考点坐标Q(xq,zq)可由下式求出: (3-45) 这样,零件轮廓轨迹通过式(3-45)补偿后,就能通过控制刀架参考点Q来实现。 图3-35 刀具长度补偿 加工中心上常用刀具长度补偿,首先将刀具装入刀柄,再用对刀仪测出每个刀具前端到刀柄基准面的距离,然后将此值按刀具号码输入到控制装置的刀补内存表中,进行补偿计算。刀具长度补偿是用来实现刀尖轨迹与刀柄基准点之间的转换。 在数控立式镗铣床和数控钻床上,因刀具磨损、重磨等而使长度发生改变时,不必修改程序中的坐标值,可通过刀具长度补偿,伸长或缩短一个偏置量来补偿其尺寸的变化,以保证加工精度。 刀具长度补偿原理比较简单,由G43、G44及H(D)代码指定。 刀具半径补偿 1.刀具半径补偿概念 2.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3.刀具半径补偿步骤 4.刀具半径补偿算法 G41、G42进行半径补偿的步骤 (1)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程序启动前,在刀具补偿参数区内设置补偿值。 (2)刀补的建立:刀具从起刀点接近工件,刀具中心轨迹的终点不在下一个程序段指定的轮廓起点,而是在法线方向上偏移一个刀具补偿的距离。在该段程序中,动作指令只能用G00或G01。 (3)刀补进行:在刀具补偿进行期间,刀具中心轨迹始终偏离编程轨迹一个刀具半径的偏移值。在此状态下,G00、G01、G02、G03都可以使用。 (4)刀补的取消:在刀具撤离工件、返回原点的过程中取消刀补。此时只能用G00、G01。 2.??刀具半径补偿 ISO标准规定,当刀具中心轨迹在编程轨迹(零件轮廓ABCD)前进方向的左侧时,称为左刀补,用G41表示。反之,当刀具处于轮廓前进方向的右侧时称为右刀补,用G42表示,如图3-36所示。G40为取消刀具补偿指令。 y y B C D C 刀补进行 A D A B 刀补 刀补建立 刀补撤销 进行 刀补撤销 刀补建立 O x O x a) G41 左刀补 b) G42右刀补 图3-36 刀具补偿方向 三 、刀具半径补偿算法 刀具半径补偿计算:根据零件尺寸和刀具半径值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对于一般的CNC装置,所能实现的轮廓仅限于直线和圆弧。刀具半径补偿分B功能刀补与C功能刀补,B功能刀补能根据本段程序的轮廓尺寸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不能解决程序段之间的过渡问题,编程人员必须先估计刀补后可能出现的间断点和交叉点等情况,进行人为处理。B功能刀补计算如下: 1.? 直线刀具补偿计算 对直线而言,刀具补偿后的轨迹是与原直线平行的直线,只需要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 如图3-37所示,被加工直线段的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坐标为A。假定上一程序段加工完后,刀具中心在O′点坐标已知。刀具半径为r,现要计算刀
3-3 刀具补偿原理.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