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基础(二) 宝石鉴定学 第一部分 宝石鉴定方法 第一章 前 言 一 对 象 宝石鉴定对象通常是指已琢磨加工后的宝石成品或镶嵌在首饰上的宝石,宝石雕刻工艺品,鉴定是在不能受任何损坏的情况下测试宝石的物化性质,所以宝石鉴定的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无损检测。它必须使用特殊方法和专用的仪器设备。 二 内 容 1.确定宝石种类:何品种,何亚种。如石榴石族、长石族。 2.区分天然与人工合成。 3.区别天然和人工处理。 4.区分天然和仿制品。如YAG、GGG、CZ。 5.质量评估:颜色、净度、重量、切工等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和分级;对加工、琢磨、雕刻工艺价值的评估鉴定。 第二章 宝石鉴定步骤 一.肉眼鉴定; 二.有效而简便的仪器检测; 三.稳定的物理常数验证; 从颜色、透明度、光泽、色散、特殊光 学效应、包体特征等各方面直观及利用 仪器观察、检测 。 四.签发鉴定报告: 1.当场填写相关特征、特点,是宝石的身份证。 2.数据可靠:至少3个以上具有特征意义的数据。 3.每份证书需交第二者(甚至第三者)复查,并签署意见。 第三章 总体观察 一.颜色:含八种致色元素 (图表1) 1.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质点上本应有某种原子或离子所占有的位置,为他种性质相似的原子或离子所取代,而晶体的结构形式不发生质变。 图 表 1 图 表 1 续 图 表 1 续 图 表 1 续 2.完全类质同象(连续类质同象) Fe3Al2(SiO4)3 (暗红) 自色 Mg3Al2(SiO4)3 ( 红 ) Mn3Al2(SiO4)3 ( 橙 ) 3.不完全类质同象(不连续类质同象) 橄榄石(Mg , Fe)2 [ SiO4 ] (图表2) 图 表 2 铁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光谱 祖母绿:Be3Al2(SiO3)6 绿柱石族 当Be→Fe替代 : 海兰宝石 当Al →Cr替代 : 祖母绿 10万个C原子中有一个被N替代,钻石就带点黄。 1000个C原子中有一个被N替代,钻石就变绿钻。 颜色-化学成分 光-反射光 钻石用北面来的光,不要用阳光直射。 评判颜色(人眼): 色彩,描述:二色法,黄绿色、桔黄色、銅黄 色、金黄色。 1.色调:彩色间相互区分的特性,如红绿兰。 2.饱和度:彩色的纯净度或鲜艳度。 3.明度:也称亮度。即人眼对颜色明暗程度的感觉。 4.色形,环,带,俏色。 二.透明度: 1.清晰的轮廓和细节—透明 水晶 2.清晰的轮廓看不到细节—亚透明 3.模糊的轮廓—半透明 电气石 4.边缘稍清晰—亚半透明 黑曜岩 5.模糊看不出-不透明 孔雀石 玉:半透明-不透明 三.琢型: 1.刻面型 2.弧面型:包括单型和双型 3.随型 4.珠型 5.浮雕 6.凹雕 7.图章型 四.特殊光性 1.猫眼:针管状包裹体。金绿猫眼中针状 包体很细。 猫眼金绿宝石、海兰宝石、月光石(闪 光)、石英(黄绿)、透辉石、电气石、 玻璃。 2.星光: 六射星光:尖晶石、亮辉石、刚玉、芙蓉。 四射星光:铁铝辉石、顽火辉石 五.光泽 1.金属光泽: 黄铁矿。 2.半金属光泽: 赤铁矿、磁铁矿 3.金刚光泽: 金刚石、合成金红石、钛酸锶。 亚金刚光泽: 锆石、CZ(立方氧化锆)。 4.玻璃光泽: 黄玉、电气石、水晶。 强玻璃光泽: 刚玉、金绿宝石、翠榴石 弱玻璃光泽: 蛋白石。(折射率以1.81为准) 5.蜡状光泽;绿松石。 6.树脂光泽:琥珀。 7.油脂光泽:软玉、岫玉。 8.丝绢光泽:木变石。 9.珍珠光泽:珍珠、未抛光的月光石。 10.土状光泽:风化程度较高的劣质绿松石。 六.色散(火彩) 测定宝石红紫两束单色分光的折射率其值之 差=色散 极高: 0.06, 高: 0.03—0.059, 中高: 0.02~0.029, 低: 0.01—0.019, 极低: 0.01 SiC: 0.104 锰铝榴石: 0.027 人造钇铝榴石: 0.028 锆石: 0.039 钻石: 0.044 人造钆镓榴石(GGG):0.045 翠榴石: 0.057 CZ: 0.065 人造钛酸锶: 0.19 合成金红石(无色): 0.33 七.解理、裂理及断口 金刚石、黄玉:平行于底面解理。刚玉 沿菱面体和与底面平行发育裂理。 断口:贝壳状、锯齿状、土状或粒状 单晶质-贝壳状断口:玻璃、水晶、锆 石、绿柱石。 多晶质-玉 软玉具纤维交织结构——锯齿状断口。 粒状结构岩石——土状断裂口。 八.刻面棱重影 双折射明显。 DR:合成金红石-0.29 肉眼看到重影; SiC—0.043 锆石-0.059 10×看出(双影线) 橄榄石-0.036 10×看出(双影线) 透辉石-0.025 10×看出 电气石-0.018(0.035,少见)以及 锂辉石-0.015 大宝石中10×看出 九.包裹体 (略) 第四章 常规宝石仪器检测 §1. 折射仪 一.基本工作原理: 全(内)反射基础上,光密→光疏 光入射角≥临界角 工作原理:测宝石临界角值,转换成RI 的仪器。 光学玻璃:RI值:1.96 折射率油(接 触液,有毒性):RI:1.81 二.用途 1.测RI、DR; 2.确定各向同性(I)或各向异性; 3.确定一轴晶(U)或二轴晶(B)及其正、负光性:U+,U-,B+,B- 。 局限性: 1.受接触液RI限制,测RI1.35(1.40) 1.81。(钻石不上折射仪); 2.宝石要有光滑的刻面; 3.光源:最理想光源:钠光灯产生的波长 为589.5nm的黄光,白光—黄绿色边界为 准。RI值为小数点后三位。 如:合成尖晶石:1.727;水晶:1.544— 1.553,DR:0.009。 三.工作步骤 (略) 四.结果解释 1.阴影边界:一条说明是各向同性 ,均质体、非晶质、多晶集合体 、刻面型宝石 。 (1)一轴晶宝石⊥光轴切面,非常光振动方向⊥折射仪长轴; (2)DR过大,如菱镁矿:1.597,1.817;DR为0.22; (3)DR过小,如磷灰石:DR为0.003; (4)多晶质玉石往往出现一条阴影边界。 2.素面型宝石 弧面接触,眼睛距折射仪20—30cm, 标尺低读数为黑色椭圆,标尺高读数为亮 椭圆,半明半暗椭圆中边界为宝石近似折 射率值。 §2. 分光镜 一、 结构: 1.直射棱镜式分光镜:光谱不等距,红光区相对 收敛(范围小),蓝紫光区相对发散(宽),蓝 紫光区分辨率高,透光性好。 2.衍射光栅式分光镜:光谱
宝石学基础(二).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