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井资料现状 一、常规测井系列 1、横向测井系列: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 梯度电极系:不成对电极与其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远 大于成对电极的距离。 0.4米、045米、1米、2.5米、4米、6米 电位电极系:不成对电极与其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远 小于成对电极的距离。 0.5米 标准测井(对比图):①清楚划分岩性、准确确定界面。 ②视电阻率接近地层真电阻率,能判断油、气、水。 所以选用一个短电极和一个长电极: 0.5米、2.5米、SP、CAL 南次洼孔隙度计算 南次洼在选择孔隙度模型时,首先将岩心分析孔隙度与测井解释孔隙度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砂岩和含砾砂岩储层的声波孔隙度比岩心分析孔隙度偏大,而砂砾岩储层的声波孔隙度比岩心分析孔隙度偏小。中子-密度交绘法计算的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误差较小。因此本次测井解释采用了中子-密度交绘法计算有效孔隙度。 地质效果分析 孔隙度分析:岩心分析孔隙度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对比分析; 渗透率分析:岩心分析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对比分析; 饱和度分析:毛管压力资料计算饱和度与测井解释饱和度对比分析。 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1、根据不同含油级别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确定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 2、根据试油层段测井解释参数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各项参数下限值 3、根据测井解释参数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各项参数下限值 气层电性特征 在含气层段,密度测井值变小,中子测井值也变小,两条曲线重叠,呈现出明显的镜像特征,判断气层的主要方法: 1、钻井过程中气测全烃显示高; 2、中子-密度测井曲线重叠; 3、三孔隙度曲线重叠。 ㈠、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㈡、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㈢、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㈢、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腾一段和阿尔善组储层电性与含油性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电阻率、孔隙度越高,含油饱和度越高,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越大,则产能越高。但是由于岩性的影响,水层电性的规律性差。 对于岩性油藏:对于岩性油藏: 总之,南次洼两个构造上的腾一下段、阿尔善组油藏是受岩性控制的油藏,岩性、电性与含油性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电阻率、孔隙度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越大,则产能越高。但是,岩性对电性的影响有时要大于含油性的影响,只用电阻率判断油水层比较困难,具体情况要结合录井、取芯、试油、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但是利用孔隙度判断油层、差油层和致密层还是有较强的规律性。 因此对于受岩性影响的油藏,油藏模式、油层对比及油水界面的研究尤其重要。判断油、水层时,一定要参考钻井资料、试油资料、结合所有测井曲线、油藏模式、油层对比及油水界面综合分析判断。 三、孔隙度覆压效正 常规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是在地面条件下测量的,而测井解释隙度值是地层条件,二者存在着一定差异。 1、计算上覆压力 Pe=Pg-Pf Pg=0.01HPc 式中: Pe-油藏上覆压力,Mpa; Pg-上覆地层压力, Mpa; Pf -流体压力, Mpa; Hp-上覆岩层厚度, Mpa; Pc-上覆岩层平均密度,2.3g/cm3。 四、确定油水界面(地层重复测试(RFT)资料的应用)、 1、根据试油资料 2、根据测井解释 3、根据地层测试(RFT)压力资料 地层重复测试(RFT)资料的应用 1、判断地层渗透性 2、鉴别油藏的流体性质 4、分析油藏动态 5、估算地层渗透率 6、确定地层流体性质参数 7、判断储层生产流体性质 8、估计油、气层产能 砾状砂岩、砂岩 电阻率相对低。电阻率6~30欧姆.米,一般小于20欧姆.米,有些井甚至小于10欧姆.米(如太101井)。 ㈡、储层岩性与电性的关系(砂岩储层) ㈢、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腾一段) 太43井试油段电阻率大于80-110欧姆.米,孔隙度大于11%,含油饱和度大于70%。试油结果:未经压裂产油14.82m3/日。 油层段电阻率大于100欧姆.米,水层电阻率小于70欧姆.米,大部分在30-50欧姆.米。 ㈢、电性与含油性的关系(阿尔善组) 太53井试油段电阻率40-80欧姆.米,孔隙度大于10%,含油饱和度大于50%。试油结果:产油45.7吨/日,产气52468方/日。 四性关系研究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资料整理 三、测井资料处理 四、地质效果分析 五、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六、四性关系分析 七、结论和认识 Φ 木日格构造小层平均岩芯分析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关系图 a、 测井解释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关系图 b、声波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关系图 测井解释孔隙度(%) 声波孔隙度(%) 岩心分析孔隙度(%) 岩心分析孔隙度(%) 孔隙度效果分析(测井解释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误差小于1.5) a 苏布构造岩心分析孔隙度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关系图 岩心分析孔隙度(%) 测井解释孔隙度(%) 岩心孔隙度(%) 声波孔隙度(%) b 苏布构造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关系图 苏布构造小层平均岩芯分析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关系图 孔隙度效果分析 a、苏布构造岩心分析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关系图 岩心分析渗透率(mD) 测井解释渗透率(mD) b、木日格构造岩芯分析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关系图 岩芯分析渗透率(mD)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1 0 测井解释渗透率(mD) 渗透率效果分析 毛管压力曲线 饱和度分析 55.5 1.16 60.23 1.43 10.16 平均值 粗砂岩 65.6 1.15 0.04 69.28 8.51 14.4 阿尔善组 1510.46 太3 粗砂岩 89.6 0.16 0.04 93.31 1.66 18.5 1072.20 粗砂岩 68.7 2.48 0.24 76.82 2.65 14 腾二段 1070.80 6.58 太33 细砂岩 5.9 12.25 13.48 0.02 4 1941.78 细砂岩 11.4 8.76 17.02 0.02 7.3 1936.80 砂砾岩 65.4 4.41 0.84 70.85 0.5 13.5 腾一下段 1923.60 26.00 砂砾岩 33.1 2.09 37.29 0.07 6.2 1748.00 6.14 砾岩 27.2 3.11 32.1 0.05 6.2 腾一上段 1614.50 5.61 太参1 含砾砂岩 79 1.44 0.47 81.3 0.48 8.9 阿尔善组 2174.7 2170.15 5.04 细砾岩 25.5 2.7 30.54
测井应用2003.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