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对外输出机械能.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活塞连杆组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件组成 曲轴飞轮组 曲轴和飞轮等件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情况 气体作用力、往复惯性力与离心力、摩擦力. 1 汽油 1.1 汽油蒸发性和流动性好,所以采用缸外混合方式. 1.2 汽油易点燃,所以汽油发动机采用点燃式. 1.3 汽油牌号标识其抗爆性(抗自然能力),是指其辛烷值的含量, 例如90#汽油,其辛烷值的含量不低于90. 1.4汽油热值(约为44000kj/kg) 2 柴油(轻柴油) 2.1 柴油蒸发性和流动性差,所以采用缸内混合方式. 2.2 柴油易自然,所以柴油发动机采用压燃式. 2.3 柴油牌号标识其流动性,是其凝点的高低,例如-35#柴油,其凝 点不高于-35℃. max.book118.com(比汽油略低约为42500kj/kg) max.book118.com油(按GB252-87)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和合格品,每个等级按凝点分为10、0、-10、-20、-35、-50号六个牌号) 汽油发动机供给系的功用 是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将燃烧产物—废气排入大气. 汽油发动机供给系的组成 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汽油管、燃油分配管、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进气管、进气道、排气道、排气歧管、催化器、氧传感器、排气管和消声器等部件. 燃油分配管的功用 是将燃油均匀、等压地分配给各个喷油器,并有贮油蓄压的作用。 压力调节器的功用 是调节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使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差恒定,以利于喷油控制. 冷却系的功用 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冷却系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冷起动时快速升温,达到工作温度. 强制循环水冷系 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罐、水套和其它辅助装置组成. 冷却液 水(软水)和防冻液(常用乙二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按1:1混合而成的乙二醇冷却液其冰点约为-35.5℃,其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约为103℃.冷却液中还加入防锈剂和泡沫抑制剂,防止锈蚀、腐蚀和水泵叶轮搅动产生气泡.使用过程中防锈剂和泡沫抑制剂会逐渐消耗,因此要定期更换冷却液.冷却液中一般加入着色剂(粉红、蓝绿或黄色),以便识别. 节温器 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它根据冷却液的温度高低,打开或关闭冷却液通向散热器的通道(大、小循环),并控制循环水的流量.我公司采用蜡式节温器,特性为:冷却液温度达到87℃时开启,105℃时全开(升程为7mm). 我公司生产的系列轿车,采用闭式冷却系,系统压力约为1.3~1.5bar,冷却液沸点可达120℃以上. 润滑系的功用 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 润滑系组成 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压力开关和润滑油管道等. 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飞溅润滑、重力润滑. 润滑油的功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润滑油分类 美国工程师协会(SAE)粘度分类法;美国石油学会(API)使用分类法;我国采用ISO分类法. 我公司出厂发动机加注的机油是 SAE 5W - 40 发动机点火系功用 使火花塞适时产生电火花,点燃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点火系组成 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件. 点火循序: R4(1-3-4-2), V6(1-4-3-6-2-5). 起动系的功用 起动发动机,使之能怠速稳定运转. 起动系组成 起动机和附属装置. 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二 燃油分配管 发动机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总容积为6.3L。 防冻剂比例不可超过60%,否则会降低防冻、防腐和冷却能力。 水与防冻防腐剂G11的混合液为绿色,与G12的混合液为红色,添加剂不能混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火花塞击穿电压 与火花塞间隙、气缸压力和气缸内的温度有关,一般要在15~20kV以上. 火花塞自净温度 指使滴落在绝缘体裙部的油滴烧掉而不产生积碳的温度. 火花塞间隙: 1.0+0.1(1.6L), 1.0+/-0.1(1.8L), 0.7+0.1(1.8T). 1.接线螺母 2.绝缘体 3.接线螺杆 4.垫圈 5.火花塞壳体 6.密封剂 7.密封垫圈 8.紫铜垫圈 9.侧电极 10.绝缘体裙部 11.中心电极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2004 版 经销商内部培训教程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现代汽车所应用的发动机多数为内燃机,但无论是以汽油机为代表的点燃式内燃机,还是以柴油机为代表压燃式内燃机,都是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通过机械系统进行有效输出的机器。因此,能量利用与动力输出成为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获取所需动力的同时,不断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减少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 发动机 是将燃料与空气在发动机内部混合、燃烧而产生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进行动力输出的机器 按所用燃料分类: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按活塞行程分类: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 按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 多缸发动机 按气缸排列分类:单列式发动机 双列式发动机 按进气系统分类:自然吸气式发动机 增压式发动机 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示意图 发动机的常用术语 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时向上运动到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时向下运动到的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活塞在两个止点间移动的距离,即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燃烧室容积:活塞处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气缸总容积:活塞处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差,即活塞在上下止 点间运动所扫过的容积。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压缩比:气体压缩前容积与压缩后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 燃烧室容积之比,表示气体的压缩程度。 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
大众系统原理.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