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PROE中关系式不是很理解,我对以往在网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对其错误部分作了修改,添加了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关系式中可以用下列数学函数式表达: 1)、正弦 sin( ) 2)、余弦 cos( ) 3)、正切 tan( ) 4)、反正弦 asin( ) 5)、反余弦 acos( ) 6)、反正切 atan( ) 7)、双曲线正弦 sinh( ) 8)、双曲线余弦 cosh( ) 9)、双曲线正切 tanh( ) 以上九种三角函数式所使用的单位均为“度”。 10)、平方根 sqrt( ) 11)、以10为底的对数 log( ) 12)、自然对数 ln( ) 13)、e的幂 exp( ) 14)、绝对值 abs( )15)、不小于其值的最小整数(上限值) ceil( ) 16)、不超过其值的最大整数(下限值) floor( ) 可以给函数ceil和floor加一个可选的自变量,用它指定要圆整的小数位数。 带有圆整参数的这些函数的语法是: ceil(parameter_name或number, number_of_dec_places) floor (parameter_name 或 number, number_of_dec_places) 其中的parameter_name或number意为参数名称或者一个带小数位的精确数值 后面跟随着的number_of_dec_places意为十进位的小数位数,是可选值: A)可以被表示为一个数或一个使用者自定义参数。如果该参数值是一个实数,则被截尾成为一个整数。 B)它的最大值是8。如果超过8,则不会舍入要舍入的数(第一个自变量),并使用其初值。 C)如果不指定它,则功能同前期版本一样。 使用不指定小数部分位数的ceil和floor函数,其举例如下: ceil (10.2) 值为11 floor (10.2) 值为 10 使用指定小数部分位数的ceil和floor函数,其举例如下: ceil (10.255, 2) 等于10.26 ceil (10.255, 0) 等于11 [ 与ceil (10.255)相同 ] ceil(10.25531415926,7)等于10.2553142 ceil(10.25531415926,8)等于10.25531416 floor (10.255, 2) 等于10.25 floor (10.255, 0) 等于10. Floor(10.2531415926,7)等于10.2553141 Floor(10.2531415926,8)等于10.25531415 举例一: 以上函数式通常用的四种表达式如下图: 以上两种曲线是在proe中的曲线—从方程—指定坐标系(选系统中固有的坐标系)—选笛卡儿坐标,就会出现公式界面,再输入如上公式。为什么要乘一个200的系数呢?因为这里系统默认的是度数,即自变量由零变为360因变量只在零和一之间变动,因此图形是很扁平的,不好看,只能把它向上下拉长,就加上了这个系数,如果读者希望图形长一点或者扁一点都可以通过加系数来解决。 这里x为什么要定为89,因为到了90,y就会变成无穷大,这在图形上是画不成的,所以定为89度,其实还可以定大一点如是说89.8也可以,只要不是90就行。 上式中的sqrt就是开平方的意思,本图没有加系数,读者可以看得更直观。 二)关系式中还可以用下列曲线表计算式表达: 曲线表计算使用者能用曲线表特征,通过关系来驱动尺寸。尺寸可以是草绘器、零件或组件尺寸。格式如下: evalgraph("graph_name", x) ,其中graph_name意为曲线表的图形函数名称,x是沿曲线表x-轴的值,evalgraph意为在曲线图形上给定“x”后相对应的y值。 看起来graph_name有点复杂,其实在中文版中系统自定为“图形一”、“图形二”,大家可以更简化一些,命名为“A”、“B”、“C”或者“1”、“2”、“3”都可以。 对于混合特征,可以指定轨线参数trajpar作为该函数的第二个自变量。 这时,关系式的表达方式为: evalgraph("graph_name",trajpar*xmax) 上述表达式中的trajpar为从0到1的一个变量,xma意为在自变量X方向上全程值。 注释:曲线表特征通常是用于计算x-轴上所定义范围内x值对应的y值。当超出范围时,y值是通过外推的方法来计算的。对于小于初始值的x值,系统通过从初始点延长切线的方法计算外推值。同样,对于大于终点值的x值,系统通过将切线从终点往外延伸计算外推值。 举例二: 以上面开平方曲线为三维空间轨迹线作变截面扫描,截面为大半个圆,圆直径为0.5,其中弦的长度为“sd4(系统自定的名称),下面再作一个sd4的变量图形,取名为“1”(此名最为简单),图形如下: 取sd4的变量如下式: sd4=evalgraph("1",trajpar*5) 其中evalgraph的数学含义为赋予图形的值,“1”即为上图的名称,trajpar为0~1的变量,5就是上次的曲线方程中x向量的全程值。而弦sd4的变化是随上面图形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下图: 从上所知,evalgraph("graph_name",trajpar*xmax)关系式是一个用途极为广泛的数学式。 复合曲线轨道函数 在关系中可以使用复合曲线的轨道参数trajpar_of_pnt。 下列函数定max.book118.com值: 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其中trajname是复合曲线名,pointname是基准点名。 轨迹线是一个沿复合曲线的参数,在它上面垂直于曲线切线的平面通过基准点。因此,基准点不必位于曲线上;在曲线上距基准点最近的点上计算该参数值。 如果复合曲线被用作多轨道扫瞄的骨架,则trajpar_of_pnt与trajpar或1.0 - trajpar一致(取决于为混合特征选择的起点)。 注:1.0-trajpar即是1~0,与trajpar的方向相反。 三)关于关系 关系(也被称为参数关系)是使用者自定义的符号尺寸和参数之间的等式。关系捕获特征之间、参数之间或组件与组件之间的设计关系,因此,允许使用者来控制对模型修改的影响作用。 关系是捕获设计知识和意图的一种方式。和参数一样,它们用于驱动模型 - 改变关系也就改变了模型。 关系可用于控制模型修改的影响作用、定义零件和组件中的尺寸值、为设计条件担当约束(例如,指定与零件的边相关的孔的位置)。 它们用在设计过程中来描述模型或组件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关系可以是简单值(例如,d1=4)或复杂的条件分支语句。 关系类型 有两种类型的关系: A)等式 - 使等式左边的一个参数等于右边的表达式。这种关系用于给尺寸和参数赋值。例如: 简单的赋值:d1=4.75 复杂的赋值:d5 = d2*(SQRT(d7/3.0+d4))
PROE关系式.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