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 百科名片钡,原子序数56,原子量137.327,是碱土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重的”。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软锰矿中发现钡,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离分解出金属钡。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主要矿物有重晶石和毒重石。 目录 汉字 基本资料 基本字义 汉英互译 化学元素 简介 化学性质 发现 详细介绍 发现过程 用途 钡中毒 特点 汉字 基本资料 基本字义 汉英互译 化学元素 简介 化学性质 发现 详细介绍 发现过程 用途 钡中毒 特点 展开 编辑本段汉字 基本资料 钡 钡 拼音:bèi 部首:钅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繁体部首: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五笔86&98:QMY 仓颉:CBO 笔顺编号:311152534 四角号码:8778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4A1 基本字义 ● 钡 bèiㄅㄟ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燃烧时发黄绿色火焰。钡的盐类用做高级白色颜料。金属钡[1]是铜精炼时的优良去氧剂:~餐(诊断某些食管、胃肠道疾患的检查方法,病人服硫酸钡后,用X射线透视或拍片)。 汉英互译 钡 barium 编辑本段化学元素 简介 元素名称:钡 元素符号:Ba 元素英文名称:Barium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39.24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 0.0047 地壳中含量(ppm):500 钡的焰色 相对原子质量:137.3 原子序数:56 质子数:56 中子数:82 同位素:Ba-130 Ba-131[11.7d] Ba-132 Ba-133[10.5y] Ba-133m[1.6d] Ba-134 Ba-135 Ba-135m[1.2d] Ba-136 Ba-137 Ba-137m[2.6m] *Ba-138 Ba-139[1.4h] Ba-140[12.8d] 摩尔质量:137 g?molˉ(g/mol) 原子半径:2.78 埃 所属周期:6 所属族数:IIA 电子层排布: 2-8-18-18-8-2 氧化态:Main Ba+2;Other 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502.8 pm b = 502.8 pm c = 502.8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1.25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1620 电离能 (kJ /mol) M - M+ 502.8 M+ - M2+ 965.1 M2+ - M3+ 3600 M3+ - M4+ 4700 M4+ - M5+ 6000 M5+ - M6+ 7700 M6+ - M7+ 9000 M7+ - M8+ 10200 M8+ - M9+ 13500 M9+ - M10+ 15100 常见化合价:+2 单质: 单质化学符号:Ba 颜色和状态: 银白色固体 密度:3.51 g/cm 熔点: 725 沸点: 1640 焰色反应为黄绿色 化学性质 Ba+2H2O=Ba(OH)2+H2 2Ba+O2=2BaO 氟化钡 Ba+Cl2=BaCl2 Ba+6NH3(l)=Ba(NH3)6 Ba+2HCl=BaCl2+H2 Ba+H2=BaH2 单质钡的制备 1)电解熔融的BaCl2 2)在真空中用阿Al或Si在147K下还原BaO或 BaCl2 3)钡的氮化物热分解 钡的化合物 1、氧化钡 2、过氧化钡 3、氢氧化钡 4、钡盐:硫酸钡、硝酸钡、氯化钡、碳酸钡等 发现 发现人:戴维 发现年代:1808年 发现过程: 1808年,英国的戴维,用汞作阴极,电解由重晶石制得的电解质,蒸去汞,而制得钡。 详细介绍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略具光泽,焰色为黄绿色,有延展性。密度3.51克/厘米3。熔点725。沸点1640。化合价+2。电离能5.212电子伏特。化学性质相当活泼,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在高温及氧中燃烧会生成过氧化钡。易氧化,能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溶于酸,生成盐,钡盐除硫酸钡外都有毒。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钾、钠之间。 发现过程 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具有磷光现象,即它们受到光的照射后在黑暗中会继续发光一段时间。钡的化合物正是因这一特性而开始被人们注意。1602年意大利波罗拉(Bologna,现称博洛尼亚)城一位制鞋工人卡西奥劳罗将一种含硫酸钡的重晶石与可燃物质一起焙烧后发现它在黑暗中发光,引起了当时学者们的兴趣。后来这种石头被称为波罗拉石,并引起了欧洲化学家分析研究的兴趣。到1774年,舍勒认为这种石头是一种新土(氧化物)和硫酸结合成的。1776年他加热这一新土的硝酸盐,获得纯净的土(氧化物),称为baryta(重土),来自希腊文barys(重的)。 1808年,戴维电解重晶石,获得金属钡,就命名为barium,元素符号定为Ba,我们称为钡。 钡离子可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可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用途 用于制钡盐、合金、焰火等;也是精制炼铜时的优良去氧剂。 钡、锶、钙和镁同是碱土金属,也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不过钡和锶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钙、镁相比,还是较少的。再加上它们的化合物的实际应用不及钙和镁的化合物广泛。因此它们的化合物比钙和镁的化合物晚些被人们认识,只是戴维把钡和锶和钙、镁同时从化合物中电解分离出来。 钡中毒 钡及其化合物用途甚广,常见钡盐有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钡 硫化钡 钡剂灌肠 、硝酸钡、氧化钡等,除硫酸钡外,其他钡盐均有毒性。脱毛药中含有的硫化钡,防治农业害虫剂或杀鼠药中含有的氯化钡、碳酸钡等,皆为可溶性钡盐,其毒性甚强,不慎而被小儿误食,可致钡中毒(barium poisoning) 曾有将氯化钡误作白矾制作油条、面饼等食品,以及将碳酸钡误作熟石膏放入豆浆中 引起很多人中毒。X线造影用的硫酸钡不纯或以其他钡盐误作硫酸钡应用均可导致中毒事故。亦有误将实验室用的氯化钾(掺含钡盐)配制治疗用药作静脉滴注导致中毒死亡的报道。 急性钡盐中毒症状 急性钡盐中毒临床比较少见,多为误服。凡在水或稀盐酸中可溶解的钡化合物均具毒性,包括氯化钡、碳酸钡、氢氧化钡、硝酸钡、醋酸钡、硫化钡、氧化钡等。钡盐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刺激
钡.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