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 百科名片铝,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Al,它的原子序数是13。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至19世纪末,铝才崭露头角,成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的金属,且风行一时。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铝的应用极为广泛。 目录 文字解析 铝简介 管制信息 名称 化学式 相对原子质量 性状 储存 用途 安全措施 铝与水反应 实验说明 实验改进 沸水铝 理化性质与常数 发现 铝的历史与传说 描述 工业制法 元素辅助资料 诞生与发展 性质用途 相关制品 铝及其合金 含铝化合物 分类 危害 应用 铝电解电容器的基础知识 电解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铝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常用的铝工业材料 铝塑板 铝单板 铝蜂窝板 铝蜂窝天花吊顶板 中国铝工业发展简况 概述 产量 分布 出口 动向 铝基板 文字解析 铝简介 管制信息 名称 化学式 相对原子质量 性状 储存 用途 安全措施 铝与水反应 实验说明 实验改进 沸水铝 理化性质与常数 发现 铝的历史与传说 描述 工业制法 元素辅助资料 诞生与发展 性质用途 相关制品 铝及其合金 含铝化合物 分类 危害 应用 铝电解电容器的基础知识 电解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铝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常用的铝工业材料 铝塑板 铝单板 铝蜂窝板 铝蜂窝天花吊顶板 中国铝工业发展简况 概述 产量 分布 出口 动向 铝基板 展开 编辑本段文字解析 铝,左形右声,中文读音lǚ,部首:钅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汉字源流:“铝”是形声字,“钅”是形旁,“吕”是声旁。本义是指磋磨,古音读lǜ。后来,又读作lǚ,是指一种元素符号为Al的金属元素。 五笔86:QKKG 五笔98:QKKG 仓颉:OPRR 笔顺编号:31115251251 四角号码:8676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4DD 英文名称:Aluminum 编辑本段铝简介 管制信息 铝粉(*)(易制爆) 本品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铝 英文别名:Aluminum 化学式 Al 相对原子质量 26.981539 性状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 储存 密封干燥保存。 用途 脱氧剂。还原剂。有机合成。制造合金。 安全措施 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 密封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误食,饮温水,催吐 灭火:适当干砂、石粉 编辑本段铝与水反应 铝和水的反应是 2Al+6H2O=2Al(OH)3+3H2↑,反应实质: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但在水中能电解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铝反应,生成Al(OH)3和H2。反应条件可加热也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在常温下起现象很难观察 实验说明 铝单质 根据铝的还原性可推断铝可以与水反应,但实验发现,铝与沸水几乎没有反应现象,因此许多人认为铝与水不反应。其实不然,铝在加热条件下就可以与水蒸汽发生明显反应,但反应一开始就与水中的氧气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实验改进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致密氧化膜后,让去膜铝与硝酸汞溶液反应,置换出的汞单质与铝单质作用生成铝汞齐,使部分晶格铝原子被汞原子所占,以至于不能生成致密氧化物,进一步可进行铝与水的反应 编辑本段沸水铝 理化性质与常数 银白色,有光泽,质地坚韧而轻,有延展性。 做日用皿器的铝通常叫“钢精”或“钢种”。 元素名称:铝 元素类型:金属 元素原子量:26.98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0.0 元素中文名称:铝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6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太平洋表面(ppm):0.00013 元素英文名称:Aluminum 相对原子质量:26.98 地壳中含量(ppm):82000 核内质子数:13 核外电子数:13 核电荷数:13 氧化态:Main Al+3 Other Al0, Al+2 质子质量:2.1749E-26 质子相对质量:13.091 所属周期:3 所属族数:IIIA 摩尔质量:27g/mol 氢化物:AlH 氧化物:AlO? 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AlO? 密度:2.702g/cm3 熔点:660.37 沸点:2467.0 燃点:550 热导率W/(m·K):237 化学键能:(kJ /mol) Al-H 285 Al-C 225 Al-O 585 Al-F 665 Al-Cl 498 Al-Al 200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5000 电离能 (kJ/ mol) M - M+ 577.4 M+ - M2+ 1816.6 M2+ - M3+ 2744.6 M3+ - M4+ 11575 M4+ - M5+ 14839 M5+ - M6+ 18376 M6+ - M7+ 23293 M7+ - M8+ 27457 M8+ - M9+ 31857 M9+ - M10+ 38459 莫氏硬度:2.75 外围电子排布:3s2 3p1 核外电子排布:2,8,3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404.95 pm b = 404.95 pm c = 404.95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 原子半径:1.82 常见化合价:+3 发现人:厄斯泰德、韦勒 发现时间和地点:1825 丹麦 元素来源: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高于7% 元素用途:可做日用器皿,因其具有氧化膜,不会锈蚀。铝的合金可作飞机、船舶、火箭的结构材料。纯铝可做超高压电缆。 工业制法: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 其他化合物:AlCl氯化铝,NaAlO偏铝酸钠,Al(OH)
铝.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