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传染病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是研究在传染病的领域里如何实行责任制护理和执行护理程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门科学。 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和护理。 教学中, 不仅加强防冶, 护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还注意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领域的迅速发展, 结合学生实际, 介绍新进展, 新技能, 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知识更新, 拓宽和加深。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 自学, 讨论, 作业, 幻灯, 录像、网络等多种形式, 课程内容安排, 依深度的不同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要求。 二、学时分配共32 学时 总论4 学时 病毒性肝炎4 学时 流行性乙型脑炎2 学时 肾综合征出血热2 学时 狂犬病2 学时 艾滋病2 学时 伤寒2 学时 细菌性痢疾2 学时 霍乱2 学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学时 白喉2 学时 钩端螺旋体病2 学时 疟疾2 学时 血吸虫病2 学时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传染病、传染源、消毒、隔离的概念。传染病的诊治、预防特点。 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诊治、预防。 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传染病、传染病学、传染病护理字的基本概念 传染与免疫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传染病的诊治、预防 传染病的护理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掌握肝炎的临床特点,乙型病毒的三种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意义。肝炎的护理要点 熟悉各型肝炎病毒的特性,病毒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了解肝炎的流行现状。 教学内容 介绍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 肝炎的临床特点和类型。 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预防和护理要点 熟悉乙脑的流行环节。 了解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乙脑病毒的特性、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