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临床药物治疗学 课程代码:123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临床药物治疗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等学科及相关医学学科为基础,以临床各类疾病为中心,着重阐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原理和方法,是药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学科。学习好本课程,有助于改善药学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药学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适应药学本科层次教育新形式与新要求。本课程通过阐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知识,重点介绍药物的治疗原则和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如何合理选择药物,制定和实施药物治疗方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课程对药学学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而又非常实用的课程。本着系统,实用,重点突出,详略结合的原则,本大纲内容为药学专业本科层次自考学生应该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基本内容,相关内容在教材上有详尽的介绍,便于自学。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适应药学本科教育向生物学-社会心理学方向转变,构建学生的合理用药知识结构,培养能够提供良好临床药学服务与社会药学服务的专业技术执业人才。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和机制。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2、掌握各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和代表药物的特点与选用,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病的治疗药物的选用。3、熟悉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能运用常用药物对常见疾病进行给药方案的设计。4、了解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课,相关基础课程是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等。本课程的学习对改善药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提高合理用药能力,增强自学考试人员今后适应社会需求,改善临床药学服务和社会药学服务质量是非常有益的。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概念,了解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概念、内容(重点)识记:药物的概念,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概念理解:合理用药的含义,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二)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一般)理解:临床药物治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药物治疗的基本要求与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熟悉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了解有关药物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指南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与规范性(重点) 识记: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概念、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与药物经济学、药物治疗的规范性、药物治疗指南 理解: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依从性差的原因;影响用药安全性的原因 应用:实现合理用药应考虑的因素 (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次重点) 理解:药物治疗目标;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应考虑的因素;联合用药的目的;决定疗程的因素 (三)药物治疗学的必要性(一般) 理解:药物治疗适度性(药物治疗不足,药物治疗过度)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的基本方法与处方的书写,熟悉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开展有效的用药指导。了解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处方的书写与用药指导(重点) 识记:治疗阈概念;治疗窗概念;患者个体药动学改变的类型;治疗药物监测(TDM)概念;处方的结构与类型;法定处方;协定处方;简化处方 理解:制定给药方案的一般策略;调整给药方案的方法;需要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与 基本条件;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患者不依从的主要类型与原因;处方的一般规则与注意事项 应用:氨茶碱静脉给药初始方案的制定;高血压药物治疗计划的监测 (二)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次重点) 识记:稳态概念;稳态平均浓度概念;稳态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概念;半衰期(t1/2)概念 理解: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范围制订给药方案;根据稳态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设计给药方案;根据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 (三)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的基本过程(一般) 识记: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理解:药物治疗方法制订的基本过程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