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食用野菜 冬去春来,自然界生机勃发,万物复苏。春天是野菜盛产的季节。过惯了都市嚣闹生活的人们,每逢双休假日,纷纷骑车去郊外、山野采挖野菜,领略大自然春光,不但吸收了大自然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而且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三得”,其乐无穷。自八十年代起,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野食、鲜食热潮”,其中重要内容为“食野菜”,这是“饮食回归自然”的一种具体表现。 我国常见野菜有近200种,多年来人们习惯食用的有20多种。野菜一年四季皆可吃,民间有正、二月吃蒿、枸杞,三月吃马兰、荠菜,四月吃竹笋、香椿,五月吃野芹、蕨菜,六月吃马齿苋、南瓜花,七月吃荷叶、野黄花,八月吃桂花,十一月吃菊花。野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无元素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野菜普遍含有丰富的野生粗纤维,它对去除体内污染物质、治疗便秘和防止结肠癌有特效,许多野菜所含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维生素类甚至高于栽培的蔬菜。野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许多野菜除用作食用以供人体营养外,还可用作药物,成为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药,中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 大多数野菜是无毒的,但其吃法却大有讲究。即使是可食野菜,也要确认可食部位,采用合理的烹制方法。对少数有毒蔬菜,更要千万小心不可误食,以免引起不测。 许多野菜,如野苋菜、柳树芽、野苜蓿和臭椿等,食用前必须用开水烫,再用清水漂洗几次,沥去苦水,方可烧煮食用。许多野菜,味道虽美,如苍耳子,但含有数种尚未完全明了的毒素,食用后常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面部起小丘疹,两眼浮肿难睁开,全身皮肤瘙痒,严重者粘膜溃烂,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野菜应趁新鲜时食用,应现采现吃,久贮野菜不但不新鲜,清香味散发殆尽,而且营养成分下降,尤其是多种交叉放杂的野菜,各种气味交叉混杂,更为难吃。 树上的野菜不宜炒吃,如春椿叶、刺嫩芽(刺儿菜的嫩芽)、榆树钱(榆树的花)等,最好应蒸熟吃,也可制成炸酱吃;不应炒熟吃,因炒熟后又粘又涩,顿失野菜风味。 最后提醒市民,如今市场上供应量很大的马兰、荠菜等野菜,其实并非野生土生的野菜,而是人工大批栽培的。某些菜家为了弁利,培育时大量使用化肥和激素,使营养成分大为降低,故吃起来并不鲜美可口。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