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药doc
中医复习题1.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药doc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28.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0:18:0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中医复习题1.doc介绍

  08年中医助理复习题(中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含义是: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精气、阴阳、无行学说;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中医学的诊断特点是辨证论治;  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是:形体结构、生命物质和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大气、水和土壤;  中医学整体观念在诊断学上的具体体现为四诊合参、审察内外与辨证;  中医学整体防治观的具体体现为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和异法方宜;  中医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是症状;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  症候的病理本质的内涵包括病因、病性、病位与邪正的关系;  决定症候病理本质的因素是病机;构成疾病和症候临床表现的基本要素是症状;  同病异治的异取决于征候之异;异病同治的同取决于症候之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  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是症状;客观查得的病人机体的异常变化的现象是体征;  构成世界的本源是精气;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精气;  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后半夜;属于阳中之阴的是下午;属于阳中之阳的是上午;  属于阴中之阴的是前半夜;阴盛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阴阳对立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阴阳互根的关系;  热者寒之的治法是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的关系;阴胜则阳病是阴阳消长;  寒极生热是阴阳转化;重阴必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转化;  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阴阳互根;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互根;  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了阴阳互根;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阴阳消长平衡关系的正常;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说明了阴阳之间阴阳互根的关系;  阴阳转化是有条件的;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寒者热之;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阴中求阳;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阳胜伤阴;  五脏功能分阴阳,肺属阳中之阴;  1. 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 木  2.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 曲直  3. 五行中“土”的特性是C 稼穑  4. 五行中“金”特性是E 从革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E 水  6. 属于五行之“火”的是D 徽音  7.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土”的是C 长夏  8. 五行中,“木”的“母”行是A 水  9. 五行中,“水”的“子”行是B 木  10. 五行中,“金”的“所不胜”之行是A 火  13.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B 满而不实  14.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C 功能特点的不同  15. 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A 五脏  21. 六腑共同的胜利特点是C 实而不满  26.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D 三焦  31.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B 胆    42.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E 气化作用  43.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推动作用  44.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 肾中精气  45.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 元气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中医复习题1.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