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ppt课件.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语文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69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4-04 08:13:5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50%(1)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50%(1)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ppt课件.ppt介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max.book118.com情提供QQ:764723079 古诗词阅读 中考语文指导 例题详解   例1.(2008 新疆)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例题详解   例2.(2008黄冈)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的题目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例题详解   例3.(2008乌鲁木齐)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静,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教学课件 制作人:张 超 宏 光 中 学 考点解析 方法指导 例题详解 备考资料 专项练习 1、能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如对词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诗意的理解和分析等。 2、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3、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考点解析 命题特点 1、所选诗词曲以课本所学内容为主,所以难度不大。 2、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情景描述、技巧分析、语言品等,为此,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多角度理解分析。 3、题型有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考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应引起注意。  B.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  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  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  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C      解析 解析   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绘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而不是“暮春”,从“早莺” “新燕”“浅草才能没马蹄“即可以看出。 闻笛赋: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   解这两句诗? 答: 解析 烂柯人: [答案] (1)怀念故友。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题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得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 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解析 (1)题考查了学生装对典故以及诗句情感的把握。如果熟悉典故,就可以 从“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两联得出答案。 (2)题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得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 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  和流动感;“人”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  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  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储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  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枭枭。 解析 [答案] C 解析 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 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选项中“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 的月夜云天图”的表述不准确,只说天未提水。 [   ] 方法指导之一    通过对以上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词鉴赏类题大致有如下几种考查方式及相应的答题策略。  (1)体味字、词的妙用;  (2)描绘诗词情景,感知诗词艺术形象;  (3)领悟思想情感;  (4)鉴赏表达技巧。  方法指导之二  客观题型解题方法    客观题即选择题,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式,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内容糅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方法指导之三  主观题型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题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口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意,探究其作用;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背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意和表达的情感。 备考资料 古诗词(曲)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 怀古诗及怀古伤今诗 边塞诗 写景诗 送别诗 咏物诗 备考资料 怀古诗及怀古伤今诗 1.怀古诗及怀古伤今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是社会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 功业无成。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 品味技巧手法。 写景诗 备考资料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 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 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备考资料 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 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 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 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 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 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 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 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物征的事件、心理。  备考资料   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备考资料 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重别离。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 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 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 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态度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 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 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ppt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ppt课件.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