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75.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1:59: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doc介绍

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
茶树病害
1、茶饼病茶饼病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症状为害嫩叶和新梢,花蕾及果实上也可发生。1.25cm圆形斑,病斑正面凹陷,浅黄褐色至暗红色,背面凸起,呈馒头状疱斑,其上具灰白色或粉红色或灰色粉末状物,后期粉末消失,凸起部分萎缩形成褐色枯斑,四周边缘具一灰白色圈,似饼状,故称茶饼病。发病重时一叶上有几个或几十个明显的病斑,后干枯或形成溃疡。叶片中脉染病病叶多扭曲或畸形,茶叶歪曲、对折或呈不规则卷拢。叶柄、嫩茎染病肿胀并扭曲,严重的病部以上的新梢枯死或折断。发特点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称坏损外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在活的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当平均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形成孢子。担孢子随风飞散(一般在夜间释放),飘落到新梢嫩叶上,在水膜中孢子发芽,侵入组织,经过3—18天后,产生新病斑;3—12天后,其背面出现白粉状物,继续飞散传播,进行多次侵染,病害不扩大。担孢子怕光照及高温,因此病在夏季停止发展,病菌在荫蔽处越夏。一般发生期在春、秋季。茶园日照少,结露持续时间长,雾多,湿度大易发病。偏施、过施氮肥,采摘、修剪过度,管理粗放,杂草多发病重。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病害通过调运苗木作远距离传播。担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小时开始萌发,24小时萌发率高达70%—80%,萌发的担孢子产生2个芽管,从孢子两侧伸出,芽管直接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气温18—20℃,相对湿度80%—95%,潜育期l0—13天,20—23℃为8—10天,显症后4—6天开始产生孢子,完成一个侵染过程历时12—19天。进行检疫。从病区调进的苗木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苗马上处理,防止该病传播扩。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去掉遮荫树,及时分批采茶,适时修剪和台刈,使新梢抽出期避开发病盛期,减少染病机会,另外及时除草也可减轻发病。加强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病此病流行期间,若连续5天中有3天上午日均日照时数<3小时,或5天日降雨量—5mm以上时,应马上喷洒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三唑酮有效期长,发病期用药1次即可,其它杀菌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非采茶期和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03%的96%硫酸铜液或%—%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预防。

茶云纹叶枯病,又称叶枯病。是茶叶部常见病害之一,分布在全国各茶区。
症状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新梢、枝条及果实。叶片染病多在成叶、老叶或嫩叶的叶尖或其它部位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初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后期渐变为褐色,病部生有波状褐色、灰色相间的云纹,最后从中心部向外变成灰色,其上生有扁平圆形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成圆形至椭圆形。具不大明显的轮纹状病斑,边缘生褐色晕圈,病健部分界明显。嫩叶上的病斑初为圆形褐色,后变黑褐色枯死。枝条染病产生灰褐色斑块,椭圆形略凹陷,生有灰黑色小粒点,常造成枝梢干枯。果实染病病斑黄褐色或灰色,圆形,上生灰黑色小粒点,病部有时裂开。茶树衰弱时多产生小型病斑,不整形,灰白色,正面散生黑色小点。
发病特点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称山茶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Guignardia camelliae (Cooke)Butler称山茶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或子囊壳在树上病叶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翌春在潮湿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靠雨水和露滴由上往下传播。病菌孢子萌发侵入后经5~18天形成新病斑。一年四季,除寒冷的冬季以外,其余三季均见发病,其中高温高湿的8月下旬~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一般7~8月,旬均温28℃以上,降雨量多于40mm,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易流行成灾。气温15℃,潜育期13天,均温20~24℃,10~13天,气温24℃,5~9天。生产上土层薄,根系发育不好或幼树根系尚未发育成熟,夏季阳光直射,水分供应不匀,造成日灼斑后常引发该病。大叶型品种般表现感病。 
建茶园时选择适宜的地形、地势和土壤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秋茶采完后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并进行冬耕,把病叶埋入土中,减少年菌源。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生物活性有机肥或茶树专用肥提高茶树抗病力。加强茶园管理,做好防冻、抗旱和治虫工作,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增施磷钾肥促进茶树生长健壮,可减轻病害发生。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气温骤然上升,叶片出现旱斑时,可喷第1次药以进行保护。7~8月高温季节,当旬均温高于28℃,降雨量大于4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0时,将出现病害流行,应即组织喷药保护。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5天、6天、10天和14天。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洒%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苗根结线虫
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茶苗。
症状
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典型特点是病原线虫侵入寄主后,引起根部形成肿瘤即虫瘿。根瘤大小不一,大的似黄豆,小的似菜籽,主侧根受害常膨大无须根。须根受害表现病根密集成团,外表粗糙呈黄褐色。根系受害后,皮层组织疏松,后期皮层腐烂脱落,植株死亡。地上部表现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叶片黄化,旱季常引起大量落叶,最后枯枝死亡。
发特点苗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 Chitwood4种,其中主要是上述2种M.javanica Chitwood.称爪哇根结线虫及M.thamesi Chitwood.称泰晤士根结线虫。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瘦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一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生产中砂土常比粘土发病重。三年以上茶苗转入抗病阶段。
(1)选择未感染根结线虫病的前茬地建立茶园,必要时先种植高感线虫病的大叶绿豆及绿肥,测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2)种植茶树之前或在苗圃播种前,于行间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猪屎豆等,这几种植物能分泌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减少田间线虫数量。(3)认真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苗,马上处理或销毁。(4)苗圃的土壤于盛夏进行深翻,把土中的线虫翻至土表进行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必要时把地膜或塑料膜铺在地表,使土温升到45℃以上效果更好(5)药剂处理土壤 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5kg,与细土拌匀,施在沟里,后覆土压实,有效期1年,但采茶期不准使用。此外还可选用98%一100%棉隆微粒剂,每667m用5—6kg,撒施或沟施,深约20cm,施药后覆土,间隔15天后松土放气,然后种植茶苗。煤
又称乌油、烟煤病
发特点Neocapnodium theae Hara,称茶新煤炱或浓色煤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防治方法
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