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盈江四级电站岔管压力试验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制造安装分局 二OO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1、编制依据: 1.1、云南《大盈江四级水电站钢管道岔管水压试验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1.2、《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7-93)中的第6.1节(以下简称规范)。 1.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设计院《钢管道安装总图1/3~3/3》(图号:ND62-KM3314-0944-43-G-03~05)(以下简称《图纸》)。 1.4、我局以往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及有关计算结果。 2、岔管特性: 大盈江电站钢管主管内径5.2m,岔管位于主钢管道下游侧,采用内加强月牙肋型式。岔管的特性见下表: 岔 管 特 性 表 3、水压试验目的 3.1、以超载内压暴露结构缺陷,检查结构整体安全度。 3.2、缓慢加载条件下,缺陷尖端发生塑性变形,使缺陷尖部钝化。 3.3、焊接残余应力和不连续部位的峰值应力,水压试验时可能达到屈服,退压后得以削减。 3.4、了解岔管各部位,特别是一些重要部位的变形情况,为电站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数据。 4、水压试验方法: 两个岔管采用同一套试验设施和试验设备,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钢管安装总体工期要求,借鉴以往岔管水压试验的经验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以百分表进行岔管的整体变形观测,不进行内应力的测定。见附图。 5、闷头及变径锥管: 闷头租用山西西龙池电站岔管水压试验闷头,闷头为半圆球型式,内径为Φ2430mm,板厚δ=60mm,材质为日本SM570TQT钢。 闷头于岔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变径管,在业主的协调下,请江西水电工程局进行卷制,在现场进行组装焊接。 6、水压试验压力的选定 本工程岔管设计为埋管,但水压试验为明管水压试验。根据《技术要求》的规定,试验最大压力按设计压力的1.25倍设计水头考虑,即528m水头。 试验压力可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水压试验的加/减压速度为0.05MPa/min): P1=2MPa; P2=3MPa; P3=4.15MPa; P4=5.17MPa 7、测点布置及测量仪器 变形测点着重放在肋管壳区和月牙肋板等区域,主管标准圆断面上亦可布置测点。见附图 测量仪器为百分表和千分表,试验人员目测读值。 8、水压试验步骤 8.1、首先向岔管内充水(此时打开排气管阀门),直至岔管内的水从排气管溢出,关闭排气管阀门,岔管充水工作结束。 8.2、连接压力泵向岔管内加压,加压至试验压力P1停止加压,并对岔管进行检查,且稳压10分钟。 8.3、在压力P1正常的情况下,继续加压至试验压力P2,并对岔管进行检查,且稳压10分钟。 8.4、在压力P2情况正常时,继续加压至工作压力P3,并保压30分钟,对岔管进行检查,观察管内压力能否保持不变,用05~1.0kg木锤或小铁锤在焊缝两侧15~20mm处轻轻敲击,检查焊缝有无渗水及其它异常情况,测量记录应变值。 8.5、在工作压力P3无异常情况下,允许继续加压至试验压力P4,保压5~10分钟,再下降至工作压力P3,保压30分钟,按步骤8.4对岔管进行详细检查,并测量记录变形值。 8.6、水压试验结束,整理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成果,报告结论。 9、水压试验人员组织 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岔管水压试验,成立专门的水压试验小组如下: 组长:张长金:水压试验总指挥,统筹安排及调度、指挥试验工作;应急事故处理。 副组长:赵书杰:技术负责,安排、处理水压试验的一切技术事宜;负责试验人员的调配,安排试验一切事宜及处理试验突发事件;车辆管理及后勤安排。 副组长:王树永:负责试压泵的操作及管理、记录压力泵的压力表数值、汇总整理。 安全员:张建永:负责试验现场的设备及保员安全、外来参观人员的安全、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应急处理。 小组成员12人,分别进行外部水压试验管路的检查、监测,闷头压力表读数、充水、排气管观测,测量应变,记录应变值、观测岔管位移。 10、水压试验设备、材料: 压力泵:1台;6~10MPa。 压力表:2只;6~10MPa量程。 百分表:20只;量程不小于10mm. 高压管路:100m及相应附件。 闷头:δ=60mm、Φ=2500mm、3个; 锥管1:Φ4000/Φ2500mm、1节; 锥管2:Φ5200/Φ4000mm、1节; 锥管3:Φ3600/Φ2500mm、2节。 其它辅助工器具及材料若干。 11、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除遵守一般的施工现场安全规定外,还必须遵守以下的安全规定: 11.1、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进行入试验现场; 11.2、试验升压必须缓慢进行,并不断地进行观察; 11.3、升压前必须确认各试验附件安装合格并检查完毕,确保岔管内空气已经排除干净。 11.4、在升压过程中,所有人员均必须远离试验岔管。在试验岔管与试压泵之间必须设立隔离墩。每次升压完必须等待5~10分钟后,确认岔管无异常时,观测及检查人员方可近前进行观测和检查。观测及检查人员观测、检查完毕后,在全部远离试验岔管后,方可继续升压。 11.5、准备必要的急救设施、设备、人员。 12、压力试验结构布置图 13、压力试验测点布置图 14、拟租用的西龙池电站闷头照片 15、工程实例: 泗南江岔管压力试验照片1 15、工程实例: 泗南江岔管压力试验照片2 15、工程实例: 西龙池优秀焊接工程证书1 15、工程实例: 西龙池优秀焊接工程证书2 15、工程实例: 西龙池优秀焊接工程证书3 汇 报 完 毕 谢 谢 大 家 * * 4.15 2530 5980 3600 5200 WDB620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HD值 m·m 公切球 内径 mm 支管 内径 mm 主管 内径 mm 材质 *
大盈江四级电站.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