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汉语口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汉语口语 1、汉语口语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运用的汉民族的口头语言 2、人类的有声语言是随劳动而产生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论述 中国古籍《淮南子道应训》中说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 我国汉语口语的发展 我国第一个演讲家盘庚为殷的迁都作过三次演讲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语口语发展到鼎盛时期:出现“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的局面。 由于有声语言难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所以有声语言与书面语言渐趋分离。 书面语言是文言文,成了贵族语言;有声语言是通俗的,是平民语言。 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是书面语与有声语言合二而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口语得到长足的发展 党和国家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促进了汉语口语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汉语口语已经克服了自身的局限,进行保存和流传了。 口语迅速、简便、高效的优点,特别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特点。 汉语口语自身的优点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 第二节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1、组织内部言语能力 外来信息——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演绎、联想、想象——语点 2、快速言语编码能力 语点——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能力 词汇和句式——发音器官——语音、语调、语速、语量——表情达意 第三节汉语口语的表达特点 一、汉语口语的特点 1、口语句子比较短小:口语中短句多,结构松散。例如:他买了一本缺一页的书。 他买了一本书,缺一页。 2、口语中省略居多:例如在守护病人时说:“红糖水,快!热茶也行。” 下午去百货大楼买点东西,下雨,我不出去。 3、口语中倒装句多,停顿多。例如:“找着了吗?那书。”“这个人我见过。” 4、口语中的语调富有弹性。 二、口语表达的特点 1、现想现说。先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谈话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 2、语音一闪而过,口语表达的即时性。话一出口,就是人思想的最终形式,因而要求说话有条理、口齿清楚、明白,也要慎重。 3、针对性强。注意交际对象的身份、心理、情绪、眼神、表情、受教育程度。 4、可以借助于无声语言作为辅助手段。体态语: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站姿。 第四节汉语口语的表达手段 一、语义组合手段: 1、词的组合:一词多义想象,如: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在欢迎宴会上致答词。 同义词中的不同语体色彩(口语语体) 转义组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反义组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同义组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歧义组合: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超级组合:小两口搞了点基本建设 2、句子的组合手段 应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用什么句子组合最合适、最贴切、使交际效果最好。例如: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见面的第一句话。 句子之间关联词语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句义的组合,能达到委婉、幽默的效果。如:冯诚修的即兴赋诗。又如:祝寿辞。 二、语音组合手段 1、音节组合讲究整齐美与参差美。如:李晓勇《在演讲协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2、声调配合讲究抑扬美。如:大学毕业生胡国桥、赵滇参战归来答问录。 3、韵脚安排追求回环美。如:山西秦市义同志宣传办教育的顺口溜。 三、结构组合手段 1、词序组合手段 2、句序组合手段 3、句子的长短 * *
第一章汉语口语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