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了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语言符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童话事故比较感兴趣,教材为故事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语言又符儿童特点,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加之文中的文字都有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 [设计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感受到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是益鸟、益虫。激发学生对这些人类的好朋友的爱护,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在品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悟到棉花姑娘病时的伤心、难过及热切的盼望。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性地、创造性地学、读、说。 [课时安排] 根据本课第2.3.4自然段结构相识的特点,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5、6自然段。(略)第二课时:通过课时和语言的渲染,创设情景,学习1~4自然段,积累语言,发挥想象。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第三课时:对比学习第1和第6自然段,体会棉花姑娘病前病愈的心情变化,从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与发现。扮演不同角色。 [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二会字“盼”,会写四会字“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情感与态度: 通过虚拟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处处有科学,并激发学生从小爱护有益小动物、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象置身于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处处皆科学。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积累语言。 2、教学过程中,运用讨论式、自学式、小组合作式等方法,让学生在窄小的语文课堂中,大胆发现,自信表达,培养创新,自主精神。 教学重点: 1、会写生字“请”。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与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贴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棉花)仔细看,棉花是什么样的? 2、你知道这些雪白的棉花平时有什么用吗? 3、展示题目。(齐读)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物,直观刺激学生的观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观看flash,温故引新 1、考考你:(结合图片,课件展现) (1)、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什么?(蚜虫) (2)、棉花姑娘遇到了哪些医生? (3)、]在读中感悟,通过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棉花姑娘的难受及盼望的心情。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学习2~4自然段) 1、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哪几位医生来了?他们是怎样来的?(打出他们的动词)(个别读、自评、再读) 2、师生互动:棉花姑娘遇到这几位医生,请他们帮忙都是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体会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盼望强烈的感情)(指导朗读,全班齐读) 3、合作探究:小组学习燕子、啄木鸟、青蛙回答的话,他们分别吃哪里的虫子?体会每种动物用不同的本领。(小组读,小组评) 4、分角色扮演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性地、创造性地学、读、说。 四、感情升华,口语交际,扩展延伸 1、创设情景:可怜的棉花姑娘被可恶的蚜虫咬得遍体鳞伤、疼痛难忍。 问题:你遇见七星瓢虫时,你会怎样说? 2、学习生字“请”,学生临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感受到七星瓢虫是益虫。激发学生对人类的好朋友的爱护,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谈体会,齐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想一想:老师想要一只七星瓢虫,你们可以帮帮老师吗? (尽量引导:保护——画画) 六、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还有谁会捉害虫?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天空飞的 啄木鸟 树干里的 青蛙 田里的 七星瓢虫 蚜虫 《棉花姑娘》课后反思: 生动的课件使整节课始终围绕着所创设的情境,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感受到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是益鸟、益虫。激发学生对这些人类的好朋友的爱护,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中我始终以读为主,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师生共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次生评师纠,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悟到棉花姑娘病时的伤心、难过及热切的盼望。 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学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方法,让学生在窄小的语文课堂中,大胆发现,自信表达,让他们主动性地、创造性地学、读、说,从中指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使用“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如识字中的“请”字,只是让学生用学过的字来识记,没提出书写最关键之处,“请”字的第7画不是撇,而是竖。最好老师范写一遍,同时也是展现老师的基本功。 总结时,过于哆嗦,时间把握不好,时间到了,还在延伸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去思考问题,没见好就收。 附件: 广州市南沙区教育教学论文登记表 文章名称 《棉花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类型 □论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其他 学校名称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 姓名 刘日妍 联系电话(或手机) 15920330218 E-mail 158385620@163.com 作者说明 是否自主开发,没有知识产权争论? 是自主开发,没有知识产权争论。 作者签名:刘日妍 单位推荐意见 年 月 日(公章) 保护 探索、发现
《棉花姑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