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三、重点: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 四、难点: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把”微笑“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3
第九单元:《微笑》一文教学设计.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