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欣赏 名家介绍——林焕彰 照片 睡姿 睡觉时,我老爱 翻来翻去 不知该摆什么姿势才好。 ? 睡一个1 或摆一个大 睡久了都会麻木 ? 摆一个2 或摆一个8 ? 不是像被罚跪 就像被捆手捆脚 ? 翻来翻去 最后,我还是决定 侧着身子 摆个跑步的姿势 梦里也好 向前冲刺 ? * * * * 诗人林焕彰1939年8月16日出生在台湾宜兰县礁溪乡一个叫桂竹林的农家,八九岁以前,是在玩泥巴、捉迷藏、滚铜环、放风筝、捞鱼虾、捡田螺、采野菜中度过的。这些童年经验常化成不同的文体,再现于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 林焕彰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先后做过碾米厂、稻谷买卖、养鸭、贩牛、盖房子等生意。也许是时运不济,生意屡遭失败,经年奔波在外。生活的重担便落在他养母身上,生活得很艰苦。 礁溪国民学校毕业后林焕彰没有考上初中,失学在家帮忙农事,放牛、割草、砍柴等是每天的工作。林焕彰自述他有个怪癖,每次下田除草,闻到烂泥的味道就想吐,于是堂兄弟认为他不适合农事工作,介绍到基隆当学徒,结束了他奔跑于广大农园中的生活。由于童年生活的困苦与充实,遂成为林焕彰诗中高贵的材料,就如他在《斑鸠与陷阱》的序言中所说的:“生活无疑是一种陷阱,我们越是挣扎就越陷入苦境,而诗也就这样被捕捉。” 十六七岁时林焕彰到了台肥公司南港厂当清洁工,当他拿起扫把、拖把时,就暗自流泪,心中想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走读书这一条路。”从此埋下一颗求知的种子,他一面工作,一面读函授学校,选读国文、法律、政治,第二年便考进工厂做了检验工。其间,林焕彰从同事带来的《新新文艺》月刊中,看到了现代诗的作品,他很喜欢这些作品,从此换了学校,参加文艺函授班、文艺创作研究班,并开始摸索着写新诗。 1973年,林焕彰抛下现代诗歌的创作,转而投入儿童诗的理想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拖地板 ? 帮妈妈洗地板, 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姐姐洒水, 我在洒过水的地板上玩儿, 像在沙滩上走过来走过去, 留下很多脚印, 像留下很多条鱼。 然后,我很起劲地拖地板; 从头到尾,像捕鱼一样, 一网打尽。 星星们都到海上去捕鱼 ? 刚才,海上只有 两三颗渔火, 现在,越来越多。 ? 奇怪,天上的星星 刚才很多, 现在越来越少了。 ? 凌晨,是星星们 到海上捕鱼的时候吗?
林焕彰.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