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件由【语文公社】max.book118.com情提供QQ:764723079 九年级(2)班语文公开课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1日 授 课 者:柳笛 你认真观察过一双手吗?你能看出来图片中的这些手是什么人的手吗?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请大家结合课后“探究·练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天下第一奇手 这双手奇在哪?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描写这双手的? 奇在手之老——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视觉) 作者又是怎样从对手的描写中引出他的事迹,进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 作者因手之奇而进行直接采访,了解手由常形变奇的原因:为多栽树完全不顾自己的手的献身精神;再通过间接采访,了解张迎善的贡献,点出他这双手不同寻常的价值:“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课文看上去写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可以雕琢的地方,但平中见“奇”。各人圈点批注自己所喜爱的部分,并集体讨论一下文章取得成功的原因。 示例:第1自然段,明写“各种各样的手”,暗写“一双手”,用烘托映衬的手法,突出“一双手”。 16自然段,两个叹号,这是个要破吉尼斯记录的天文数字,任何人听了都会惊叹不已。 铁铸的居然比不上一双血肉之手,这真是违背常理啊!表达了作者无限爱怜之情、敬佩之情。 试试看,你能做到吗? 观察下面图片的手,你想到了什么? 作业: 观察一双手,写出它的特点;通过手,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 * * 妈妈与孩子的手 老师的手 传播知识的手 学生的手 追求梦想的手 卖鱼大姨的手 一双带着鱼腥味的手, 也是一双勤劳的手, 一双养家糊口的手 农民的手 一双黝黑的手, 一双勤劳的手, 一双手捧喜悦的手。 修理工的手 一双油污的手, 一双自食其力的手 一双手 姜孟之 全文工20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交代采访的时间、 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第4~18自然段):写张迎善同志的 一双奇手。 第三部分(第19~20自然段):写张迎善的事迹。 这双手是谁的? 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奇在手之大——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触觉) 奇在手之色——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 粗,一道道黑土色。(视觉) 奇在手之硬——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视觉) 奇在手之指——大拇指没有指甲。手指各个关节都 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视觉) 奇在手耐搓——我用自己的手……他的手仍呈木色。 (触觉) 更奇在手之能——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 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第13自然段,把“树苗”称为“苗苗”,像自己的小娃娃一样精心呵护。 在这段朴实的话语里,我们感受到一颗炽热的心,一颗为绿化祖国做奉献的心。 总之,作者由手的外形而内质,由所见而所闻所想,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劳动者形象。 手和手握在一起, 力量就会强大 手和手放在一起, 信心就会倍增 *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双手》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